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南海争端,主要是指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各岛礁的归属以及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议。虽然南海争端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仅仅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但随着南海资源的重要性逐步被周边各国所认识,沿海各国对南海海域的权利主张也逐渐强硬,致使冲突不断。这些对抗除了各自的政治宣言、国内立法之外,期间也伴随着零星的军事对抗和准军事对峙,如中越海战、美济礁事件等等。长久以来,虽然有国际法学者和各国政府实务部门的不断努力,试图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但无奈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近年来,南海争端不断升温,如:菲律宾宣布领海基线;马来西亚总理登上争议岛礁宣示主权;中越之间对对方石油勘探船的海上对抗,等等,使得世界的焦点再次聚焦在南海争端上来。 正是基于此,笔者选择南海争端的法律问题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题目,希望就南海争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找其症结并对其解决模式进行分析。文章分为引言、主体部分四章、以及结论来进行系统论述。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南海争端相关法律问题的缘起,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评述,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为“南海争端的概述”。本章旨在对南海争端的相关事实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当前各国的权利主张进行了提炼和对比。具体内容涉及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南海争端的现存状况、以及南海周边各国的权利主张三个方面。针对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本章从众多历史事件中对其进行梳理,认为南海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旧中国时代的殖民与反殖民时期、二战后岛礁主权的侵蚀与反侵蚀时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南海资源的掠夺与反掠夺时期,指出南海海域的复杂历史是当前南海争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南海争端的现存状况,本章第二节从南海岛礁的占领现状、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现状、南海周边各国的政策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得出结论:目前南海岛礁占领情况混乱,各国的实际占领战况与其主权主张并不一致;南海油气资源开发正在加快,并且出现了国际化和合作化等特点;中国的南海政策体现了两面性,而其他周边各国的南海政策则注重巩固既得利益、加强军事建设和推动南海争端的国际化。最后,本章最后一节结合各国的历史文件和官方地图,以国别为基础对各国目前的南海主张进行了提炼和总结,清晰的展示了各国对南海的不同权利要求。 第二章为“南海争端中的岛礁主权争议”。本章主要对南海争端中的焦点问题——岛礁主权争端进行研究,试图弄清依照现存国际法对领土主权问题的相关规定,南海岛礁究竟应该归属哪个国家所有。本章首先对岛礁领土主权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介绍,国际法理论部分涉及了先占、添附、时效、割让、征服等传统领土取得方式,又涉及了民族自决等新的领土取得方式;对岛礁领土主权的国际实践的分析则主要以相关岛礁主权争端的案例为基础,在简要介绍案情的同时对案件中体现的要点和规则进行了总结。在了解了岛礁领土主权的国际法规范后,本文结合南海岛礁主权的实际状况,对南海岛礁争端中应适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思考,提出在处理南海岛礁主权争端中,应该以时际法和衡平法为原则,同时注重区分权利取得和权利存续、区分私人行为与国家行为、有效控制规则、关键日期规则、禁止反言规则的作用,对南海岛礁的领土主权争端进行综合判断。最后,本章将上述分析结果具体运用到南海岛礁主权争端的处理之中,分别对中国和周边各国的主权理由进行了讨论,最终对南海岛礁主权的真正归属进行了界定,得出中国应该是南海岛礁的主权拥有国的结论。 第三章为“南海争端中的海洋划界争议”。本章对南海争端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海洋划界争端进行研究,鉴于以往学界对南海划界问题的研究较少,本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本章首先对海洋划界的理论进行了总结,除了对海洋划界规则的演进和发展进行介绍外,第一节主要对海洋划界中经常提起的公平原则、大陆架延伸规则、等距离/特殊情况划界规则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平原则是海洋划界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划界方法和规则都是对公平原则的具体阐释;加上南海的海洋划界争端十分复杂,因此坚持公平原则、合理利用各种划界方法在南海海洋划界中显得及其重要;大陆架延伸规则是从大陆架制度发展而来,现在海洋双边划界中已不再起主要作用;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是当前海洋划界中最常用的划界方法,但在具体适用中,应该注意特殊情况的例外是与等距离划界的同等地位,就不能固执的运用等距离划界单一划界方法。本章在第二节对南海划界中的重要前提问题——九段线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本节首先对比学界关于九段线的性质的讨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从历史性权利的构成要件入手对中国在南海海域历史性权利的合理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得出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是完全合乎国际法的。最后,本章开始论证历史性权利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地位,以及历史性权利在国际海洋法中的地位,用以回答历史性权利对南海海洋划界影响。进而得出历史性权利一方面得到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承认,公约的相关规定体现了对历史性权利的尊重;另一方面历史性权利制度本身就是国际习惯法,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海洋划界制度是平行关系,海洋划界必须要考虑历史性权利的影响。所以,中国在南海海域的历史性权利不能被忽视或漠视,南海的海洋划界应该充分考虑中国的历史性权利,按照公平划界的原则,在南海周边各国自愿协议的基础上达成最终的划界结果。 第四章为“南海争端解决的现实选择”。本章对南海争端的解决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思考,并为南海争端的最终解决提出了自己的制度构想。本章第一节是对南海争端的解决途径分析,重点分析了司法途径和外交途径解决南海争端的可能性,指出由于国际司法机构的管辖权限制,以及当事国主观上并不情愿将南海争端提交给司法解决的原,所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南海争端并不现实。相反,南海争端解决的外交途径则由于其自愿性和灵活性成为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唯一可行途径。本章第二节针对外交谈判建立南海共同开发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概况了共同开发的概念,总结和阐述了共同开发的四个基本特点;其次深入论述了在南海建立共同开发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共同开发是当今南海争端解决的现实选择。本章第三节结合了学界对共同开发制度的研究成果,联系南海争端的现实背景,提出了自己具体的构建方案。分别从南海共同开发的管理制度、合同的选择、以及适用的法律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结语部分简单回顾了本文的主要观点,结合文章在写作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3.5;D81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波;;对大陆架划界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2 龚迎春;;日本与多边海上安全机制的构建[J];当代亚太;2006年07期
3 鞠海龙;;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现实思考[J];东南亚研究;2006年05期
4 王子昌;;新马岛屿争端之判决:依据与启示[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5 高伟浓;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法实践(之一)[J];东南亚研究;1996年02期
6 曲波;;国际法院解决岛屿主权争端适用的法律原则[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7 王湘英 ,胡应志;国际法上的公平原则及其运用[J];法学评论;1990年04期
8 常书;;印度尼西亚南海政策的演变[J];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10期
9 曲波;;海洋法中历史性权利构成要件探究[J];当代法学;2012年04期
10 管建强;;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研究[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玉鹏;;论大陆架共有[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炳辉;共同开发海洋资源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于向东;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识[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段小平;南中国海问题治理的国际机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欣;国际海洋石油共同开发的法律问题研究及中国的开发现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宋婷;对中日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何海榕;南海困局的法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史中伟;禁止反言在国际法中的适用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21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22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