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9期目录

发布时间:2016-11-23 02:15

  本文关键词: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际战略

  

国际战略


  1.战略现实主义中国大战略的一种选择

  宋德星

  【内容提要】作为非西方新兴大国,中国的国家大战略应积极顺应21世纪的战略心理特质,贯彻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主义基调,在知晓自己的战略优势与战略弱点的基础上,避免冒险政策。在21世纪,中国国家大战略仍须把握安全、发展、和平和正义这几类核心价值,特别是坚持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不动摇,规划好力量运用的方式与力度,即坚持一种战略现实主义指导下的大战略观。战略现实主义体现的是在中国和世界均发生了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基于对国家发展的内向型关注,鼓励以健全的外交政策来支撑长远的国家利益。尽管战略现实主义遵循着自助的逻辑,以安全和强盛为根本价值追求,以谋划和维护国家利益为首要出发点,但它并不主张鲁莽地卷入国际权势大争斗,而是要求明智地使用权力,通过优化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坚定地推进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从外交哲学意义出发,战略现实主义更多的是对中国的国家大战略在21世纪基本取向的一种描述,而不是对具体政策的精确概括。

  【关键词】中国;大战略;战略现实主义

  【作者简介】宋德星,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邮编:210039)

2.美欧经济动荡及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唐永胜

  【内容提要】美欧自金融危机爆发延续至今的经济动荡,并非源于偶然的政策失误,也不能归于周期性经济阵痛,实际属于经济模式遭遇的深刻危机,这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主导的国际体系已处于超载状态,世界经济将长期陷于低迷,步入重大动荡期和调整期。为摆脱危机美国的政策调整可能在世界范围产生传导效应甚至危害,对国际战略总体形势以及中国的发展与安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已进入深度互动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将持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美之间尤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博弈,不仅具有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也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对此中国应充分认识国际体系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化趋势,趋利避害,有效消解战略压力,坚决维护对外关系的总体平衡和稳定,本着冷静观察、充分准备、积极应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投棋布子,积极运筹国际变局,尤其应重点强化经营周边的力度,拓展回旋空间。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体系;安全压力;战略博弈

  【作者简介】唐永胜,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北京 邮编:100091)

  世界政治

  3.政策过程视角下的政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薛澜 俞晗之

  【内容提要】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在分析不同国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行为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力图借鉴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国际规则形成的过程,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作为分析对象,在运用政策过程分析框架解构该公约形成和实施的过程中,重点解释了《公约》形成过程中的两个问题:其一,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贸易问题没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解决,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平台上发展为国际公约。其二,“文化多样性”理念在21世纪初得到各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公约》自2007年开放缔约以来,各国政府的缔约和履约情况却不理想。研究发现,政府的高参与意愿以及在国际组织的运作能力促使文化多样性议题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议程设置平台;部分政府本土政策环境不佳导致《公约》内容制定趋于抽象;本土官僚机构统筹协作能力欠缺则影响了《公约》的实施效果。这启示中国政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时,既要认识到参与意愿在议程设置阶段的重要性,也要致力于提高政府能力从而使规则内容制定和实施真正对国家有益。

  【关键词】全球治理;国际规则;政府参与;政策过程;文化多样性

  【作者简介】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俞晗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邮编:100084)

  4.从捍卫式倡导到参与式倡导试析中国互不干涉内政外交的新发展

  潘亚玲

  【内容提要】与国际规范演变和中国快速崛起相伴随,中国坚持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实践日益遭到西方国际社会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互不干涉内政相关的国际规范的发展,特别是人权规范、安全威胁观念以及“保护的责任”概念的发展;二是与中国崛起相关的国际反应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责任、中国“威胁”和中国实践的重新认识。很大程度上,这类质疑没有注意到这一事实,即在保持原则坚定性的同时,中国互不干涉内政的实践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互不干涉内政的实践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捍卫式倡导到追求不偏不倚,再到建设性调解,目前已进入更加积极的参与式倡导阶段。在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仍具有长期生命力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通过参与国际集体制裁努力,进一步强化当前的参与式倡导方法,实现参与但不干涉,在参与中坚持不干涉。

  【关键词】不干涉内政;捍卫式倡导;参与式倡导;未来发展

【作者简介】潘亚玲,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上海 邮编:200433)

5.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

  黄超

  【内容提要】21世纪的头十年中,“保护的责任”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规范,在国际社会广泛扩散。作者首先回顾了“保护的责任”规范在国际社会兴起和扩散的进程,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框定理论分析了“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背后的动力,指出规范倡导者采取的有效框定战略是推动“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重要因素。规范倡导者将“人道主义干预”重新框定为“保护的责任”,使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干预者向干预目标亦即遭受暴行的平民转移,同时规范倡导者重构主权理念,,强调“主权也是一种责任”,并通过联合国框架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实施“保护的责任”的政府间协议和解决方案,从而打破了人道主义干预规范中人权与主权、干预者权力与受保护者权利相冲突的困境,有力地推动了“保护的责任”规范在全球的扩散。理解“保护的责任”规范变迁与扩散的动力,有利于中国更好地把握相关国际规范的发展演变趋势,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预;保护的责任;框定战略;规范扩散动力

  【作者简介】黄超,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上海 邮编:200020)

  6.“占领华尔街”运动再思考

  周琪 沈鹏

  【内容提要】“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宗旨是抗议华尔街大金融机构贪婪无度、缺乏自律,旨在敦促美国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该运动带有明显的左翼色彩,表达了美国较底层、较激进的部分民众的利益诉求。这场运动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同时也暴露出美国国内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而对运动的不同评价加剧了美国社会原本就存在的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对立。尽管它与20世纪60年代的抗议运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它难以发展成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那样宏大的社会运动。它也不是对美国整个制度的深刻批判运动。许多美国人并不赞同“占领华尔街”运动所代表的“大政府”和福利国家的政策主张,认为它不是救治美国当前问题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美国政治;“占领华尔街”;社会抗议运动;奥巴马政府

  【作者简介】周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美国政治研究室主任;沈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北京 邮编:100720)

  国际政治经济学

  7.油价冲击、政治制度与资源国有化决策基于1960-2010 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薛庆 王震

  【内容提要】在能源和矿产领域,全球资源国有化的趋势和浪潮进一步加强。在拉丁美洲地区,新一轮的国有化运动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资源国有化使国际能源地缘政治较量更加激烈,也大大增加了投资方在国际油气合作过程中的获利风险,这就使得中国能源战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作者综合考虑了油价和资源国政治制度等因素,以1960-2010年石油行业发生国有化进程的41个资源国为样本建立面板逻辑回归模型,对资源国国有化进程内在机理机制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价冲击和资源国的民主化程度对国有化概率有显著影响。油价正向偏离其长期趋势的程度越高,资源国就越可能发生国有化进程;同时,政治制度的民主化程度与国有化发生概率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资源国民主化程度越低越可能发生国有化进程。因此,对于正处于“走出去”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在选择投资目标时要警惕在高油价冲击时期资源国发生再次国有化,并谨慎对待在民主化程度落后地区的投资,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应对机制。

  【关键词】资源国有化;油价冲击;民主化程度

  【作者简介】薛庆,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王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教授。(北京 邮编:102249)

8.大国经济成长模式及其国际政治后果海外贸易、国内市场与权力转移黄琪轩

  【内容提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何美国的经济成长没有引发英美两国的强烈对抗,而德国经济的崛起却将英德两国推向战争?作者认为,与美国相比,德国依靠海外市场的经济成长模式对英国构成的挑战与冲击更为迫切与直接,英德两国从经济竞争走向了军备竞赛,并最终走向了战争。相比之下,美国依靠国内市场的经济成长模式对英国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美国能实现权力的和平转移。在对德国与美国经济成长模式以及古代中国“五百年的和平”、二战后日本的经济成长历程进行了跨地区、跨历史比较之后,作者认为,不同的大国经济成长模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国际政治后果,和平发展需要国内基础,国内市场的拓展是大国和平成长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大国经济成长模式;国际政治后果;权力转移

  【作者简介】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上海 邮编:200030)

9.经济地理、政治版图与不对称相互依赖的权力效用以俄罗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为例宋国友 高群博

  【内容提要】国际政治现实中存在着有趣的不对称经济相互依赖未能产生有效权力的情形,不对称依赖较小的一方不能凭借其在经济相互依赖中的有利地位,通过使用经济手段,将经济影响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进而对依赖较大的一方形成权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外交目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作者构建了一个经济地理和政治版图的新解释框架以解释该现象。在引入经济地理和政治版图的基本框架之后,提出依赖较大国内部经济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错位或者契合是影响不对称相互依赖能否在短期内发挥权力效用的关键因素。在两者错位的情况下,权力难以顺利实现;在两者契合的状况下,权力容易实现。同时,作者选取并详细剖析了2004年以来俄罗斯借助经济不对称依赖中的优势地位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一案例,以论证这一核心观点。

  【关键词】经济地理;政治版图;不对称相互依赖;权力效用

  【作者简介】宋国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高群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邮编:200433)


  本文关键词: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7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