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投稿:龚词诎 www.we

发布时间:2016-12-07 12:34

  本文关键词: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投稿:龚词诎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41(2014)06-0078-21始于2013年11月的乌克兰危机从街头抗议升级为武装对抗,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危机之一。乌克兰东西部矛盾不断激化,美欧与俄罗斯关系尖锐对…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村集体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对策中…

摘要: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银行风险防范体系中的第三道防线,是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链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环。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发挥需要从治理层面、经营管理层面、内部审计自身建设(队伍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审计技术建设)、内外审计联…

作者:高飞张建

和平与发展 2015年02期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14)06-0078-21

   始于2013年11月的乌克兰危机从街头抗议升级为武装对抗,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危机之一。乌克兰东西部矛盾不断激化,美欧与俄罗斯关系尖锐对立,乌克兰沦为大国博弈的舞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①研究乌克兰危机,既应纵向分析乌克兰自身原因,也应横向分析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大国博弈,以及这场危机给欧亚安全、国际安全格局带来的深远影响。本文以乌克兰危机重大事件进程为线索,分析引发危机的乌克兰国内因素,以及伴随乌克兰危机出现的俄、美、欧大国博弈和国际关系的调整,对乌克兰局势的走势、国际安全格局、欧亚安全形势的变化做出判断并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持续一年之久的乌克兰危机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围绕国家发展道路问题引发政治冲突。2013年11月21日,亚努科维奇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恢复与关税同盟及独联体国家关于加强经贸联系的磋商。②该事件成为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亲西方派主导的抗议者与政府冲突不断,欧盟、美国迅速介入,街头抗争演变成为流血冲突。第二阶段:2014年3月16日至5月11日,克里米亚宣布公投入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公投独立,危机由乌克兰国内发展道路之争演变成为乌克兰东西部的矛盾与对抗。第三阶段:2014年5月12日至11月,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从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到举行领导人和“议会”选举。这场危机已经由国内东西部对抗迅速上升成为一场深刻的国际战略危机,博弈双方俄罗斯和美欧围绕制裁、反制裁、天然气供应、马航MH17空难、乌东部选举问题等焦点进行着激烈的较量,乌克兰的国内战争滑向“代理人战争的边缘”③。可见,乌克兰危机包含三组矛盾:一是乌克兰国内围绕发展道路问题产生的政治冲突;二是历史形成的乌克兰东西部的长期矛盾;三是俄罗斯与西方围绕乌克兰的激烈博弈。在乌克兰危机的发展过程中,三组矛盾层层递进,促使危机不断升级。

   一、乌克兰危机的国内因素

   亨廷顿说,传统欧洲文明的疆界结束于基督教尽头和东正教—伊斯兰教开始的地方。而这条“文明断裂带”正好穿过乌克兰,沿着第聂伯河把乌克兰划分成相互对立的东西两部分。④西方学者又认为,1991年8月24日《独立宣言》的发布使乌克兰终止了苏联加盟国的身份,也走上了消除苏联统治时期各方面的影响,建设一个强大、稳定、民主国家的漫长经历。⑤尽管乌克兰独立是苏联解体的客观后果,但独立后建立一个现代国家对于乌克兰却又意味着艰巨的挑战,整个国家面临转型,要从一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变为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从独立22年的实践来看,乌克兰的转型和发展并不成功。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失误:

   首先,乌克兰缺乏国家治理的经验。东斯拉夫人于9世纪在基辅一带建立了罗斯国家,在之后,除了1918-1921年这段短暂的时间外,乌克兰直到1991年才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国家,现在的边界或多或少是历史纠纷后领土调整的结果,而这些边界将历史背景截然不同、对乌克兰独立态度各异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因此,乌克兰缺乏国家构建和国家治理的经验,更缺乏民主或代议制政府的实践。⑥这也使得乌克兰今天的危机“事出有因”。

   第二,独立后寡头政治盛行,经济发展困难重重。20世纪90年代,由于苏联遗留的基础设施老化、苏联解体对乌克兰经济的巨大震荡加之乌克兰决策者对经济改革的犹豫不决,乌克兰1991年至199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基本是负增长,这就使乌克兰在独立后的私有化过程中,一部分人迅速占领资本,积累财富,成为寡头,权力与资本在上层被“截流”。2000年后,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虽略有提高,但GDP总值和人均GDP比起邻国俄罗斯和波兰仍然很低(见图1和图2)。利益集团不断扩大自身集团的利益,他们很少想过强国、富民,没有连贯、长远的治国方略,导致国家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乌克兰的大中型企业只要能和政治人物挂钩就会迅速发展,例如,全乌克兰发展银行成立于2009年4月,当亚努科维奇成为其股东后,该银行资产迅速增长,在成立后四、五年间,其资产翻了10倍。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投稿:龚词诎 www.we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投稿:龚词诎 www.we

   第三,民族国家意识、文化认同构建失败,导致了东西部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巨大分歧。乌克兰拥有4500多万人口,境内有130多个民族,乌克兰人占77%(主要分布在乌克兰中部与西部),俄罗斯人约占20%(主要分布在乌克兰的东部),其他为白俄罗斯人、鞑靼人、摩尔多瓦人、波兰人等。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以第聂伯河为界,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邻近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基本说俄语,信奉东正教,主张与俄罗斯保持亲近;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与亚欧接近的中西部地区,基本说乌克兰语,信奉天主教,积极主张融入欧洲。多元异质文化导致了统一的文化认同缺失。在这种文化认同的真空里,可以起到凝聚民心作用的民族主义完全是一种无根之木。

   第四,缺乏有效的法治基础与机制,无序抗争成为政治常态。纵观乌克兰独立后的23年,乌克兰经历了多次宪政体制的改变,连宪法这种国家根本大法都可以任意更改,足见宪法已被当成了权力斗争的工具。此外,乌克兰的基层法治观念缺失,民众无序街头抗议已成为政治常态。乌克兰人憧憬西方生活和追求西式民主,但这种努力最终却演变成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的悲剧,⑦这表明民主的实践途径有多种,民主的目的是实现公平正义,只有结合历史因素、综合考虑国情并通过不断摸索体制改革才可能使国家的转型和民主化取得进展,正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到的:“建立制度,不仅需要实力,而且更需要耐心、技巧与时间。”⑧

   乌克兰政府在危机中思路混乱,又缺乏应对战略,使局势朝着越来越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在危机初期,政府不仅没有将危机定性为国内政治危机,反而将危机扩大化、国际化,有意将外部势力引入,使得乌克兰局势逐渐被大国所左右,凸显了乌克兰危机管控能力严重不足和战略思维的短视。乌克兰政府将东部民间武装定性为“恐怖主义”并开展军事行动进行镇压,却未料到东部的战争被俄罗斯认定为“人道主义危机”,因而急需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大量“志愿”军人参加到乌克兰东部的战斗,东部局势越来越难以控制,⑨乌政府只好在9月16日通过“特殊地位法案”来拉住东部独立的两州,然而,11月2日,乌克兰东部举行了领导人和“议会”投票选举。“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中央选举委员会”负责人利亚金当天宣布,“顿巴斯地区(泛指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一带)不再是乌克兰的一部分”。

   二、围绕乌克兰局势上演的大国博弈

   首先,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是俄恢复大国梦想的关键一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终结,然而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苏联的影响彻底消失。作为历史惯性的一部分,俄罗斯大国情结始终存在。正如基辛格所说,“乌克兰对俄罗斯意味着自己的历史和起源,在俄罗斯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乌克兰都从属于俄罗斯,所以俄罗斯不能对乌克兰的未来无动于衷”。⑩乌克兰又是基辅罗斯文明的发源地。由于乌克兰地处中东欧交界地带,敏感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传统上被认作俄罗斯和西方的缓冲带。乌克兰在前苏联的军事工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则意味着俄罗斯的陆基战略核力量的诸多机密会被西方获知。从地缘战略以及俄罗斯试图实现国家复兴的角度看,俄罗斯为拓展影响力而主导建立的关税同盟、欧亚联盟及独联体,如果失去乌克兰的加盟,就将失去欧亚大陆上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环,对联盟的建立、俄罗斯的国家复兴梦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俄罗斯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俄乌关系。1996年叶利钦在讲话中提到,“乌克兰是基辅罗斯的心脏,俄乌关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11);普京在多次讲话中也提到了俄乌关系的重要性,(12)并屡次表态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是建立在彼此信赖、相互帮助基础上的特殊关系。(13)2013年11月,俄罗斯购买乌克兰150亿美元欧洲债券并做出对乌出口天然气降价的承诺,普京表示,乌克兰是处于经济和政治困境的兄弟国家,俄罗斯有责任帮助乌克兰。(14)然而,俄乌之间根本的安全问题在于俄罗斯人不愿意接受独立后的乌克兰倒向西方。(15)从根本上说,俄罗斯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影响乌克兰政局的杠杆,希望和乌克兰最终当局达成协议,让乌东地区在未来的乌克兰政坛有更大发言权。

   危机过程中,乌克兰政府未能妥善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成为局势不断恶化的又一诱因,克里米亚入俄使俄乌关系“旧怨未解,又结新仇”。乌克兰政府多次强调要收回失去的领土,波罗申科上台之初曾扬言“三个月搞定俄罗斯”。然而,俄乌之间却不断发生种种矛盾:2014年7月,围绕马航空难俄乌两国相互指责,大打口水仗;8月俄乌之间又因俄罗斯对东部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产生诸多摩擦,乌克兰甚至提出加入北约,不断触及俄罗斯的底线。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味着地缘安全结构将被改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俄乌两国关系将越走越远。

   对于美欧来说,乌克兰是欧亚棋局上的一颗重要棋子。当这颗“棋子”能起到重要作用,助其达到目的的时候,它便会被格外重视,这就是近年来乌克兰在西方议事日程上有所提高的原因。布热津斯基曾在其著作《大棋局》中说到:“乌克兰是欧亚棋盘上的重要地带,在2005年至2010年之间的某个时候,乌克兰应该能随时与欧盟和北约开始认真的谈判……”(16)这显示了西方对于今天的乌克兰局面早有预测。苏联解体对于西方政治精英来说是不可逆转的胜利,乌克兰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变是西方胜利的标志,甚至有美国的权威学者欢呼“历史的终结”(17)。虽然“历史已经终结”,但是美国安全建构总体上似乎总是需要有一个随时存在的敌人。美欧国家不断把北约的边界向东拓展的同时,还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所谓的“自由”、“民主”,无论是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还是去年开始的乌克兰危机,整个过程得到了美欧的大力支持,危机初期欧美不断派出高级官员给反对派“点火助威”,随后的乌克兰政府的“剿恐行动”等也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18)。

   第三,从根本上说,乌克兰危机是冷战后西方战略扩张的必然结果。冷战后,对于与俄罗斯联系紧密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西方采取“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的方式一步步削弱俄罗斯的地区影响力。俄罗斯寻求恢复大国地位的努力和加快融入欧洲的战略,与美国建立单极霸权的目标相抵触。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国力逐步恢复,随着普京国内政治地位更加巩固,俄把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置于首要位置,提出了“欧亚联盟”的地区战略规划,试图整合区域并扩大俄罗斯的影响力。(19)俄罗斯开始采取强硬姿态对抗西方的步步进逼,2008年俄格战争以及南奥塞梯的独立就是明显的例证。从危机演变的逻辑上看,乌克兰危机再次上演了西方进逼,俄罗斯激烈反制的一幕:通过梳理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不同时间段的表态可以观察出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从“被参与”到“主动回击”。2014年1月,普京表示,“无论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俄罗斯都不会干预乌克兰内政。(20)随着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俄罗斯由不干涉到收回克里米亚,再到支持东部武装势力,甚至一度公开支持“新俄罗斯”的国家地位。这种不断变化的诱因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挤压”在升级,俄罗斯对乌克兰局势体现了对西方的激烈“还击”。

   在经济领域的制裁、军事领域的军事演习、安全领域的北约东扩都体现了美欧的“主动出击”。在经济领域,克里米亚入俄后,美国、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第一轮经济制裁,除扩大对俄官员制裁范围之外,还把俄罗斯银行列入制裁名单。属于制裁范围的俄公民将被冻结资产和禁止发放签证。2014年7月16日马航空难后,在真相未知的情况下,美国和欧盟开始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的制裁,俄能源、金融、国防等领域受到空前力度的制裁。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包括禁止欧盟农产品等“反制裁”措施。(21)3月,美国一艘巡洋舰驶向黑海,执行“例行与既定”演习任务,向波罗的海三国增派6架F-15战机,执行空中任务;同一天,俄罗斯将退役的“奥恰科夫”号轻巡洋舰凿沉于克里米亚半岛西部的米尔内港,下沉船体堵住了港口主航道,使乌克兰海军舰艇无法出动。8月,俄罗斯在中西部地区指挥逾百架飞机进行了军事演习,9月,美国及其盟国在乌克兰西部进行“快速三叉戟”军事演习。双方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博弈使得欧亚安全形势紧张度不断上升。11月2日,乌克兰东部两州举行了领导人和“议会”投票选举,选举结果一出,美欧立刻表示不承认并谴责,而俄罗斯则表示尊重选举结果并将与之合作。(22)

   三、乌克兰危机的发展趋势

   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影响巨大。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西方国家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经济制裁”。俄罗斯正在感受着经济损失之痛(见表1)。目前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涉及金融、武器及能源等领域。据欧盟估计,欧盟对俄实体部门的制裁将令俄经济今年损失230亿欧元(约合308亿美元)、明年损失750亿欧元(约合1006亿美元),分别占俄国内生产总值的1.5%和4.8%。俄罗斯实体经济部门遭受制裁导致物价上涨、社会福利削减,俄经济发展面临民众信心下降的考验。俄罗斯去年经济增速不及2012年的二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增长率只有0.7%,而且资本净流出已超去年全年水平(见图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如果乌克兰局势持续恶化,今年俄资本净流出将超1000亿美元,今年俄经济增速或将只有0.3%。(23)与此同时,卢布不断贬值,货币金融风险加剧,历史上最低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36.42卢布,这一最低价早已被打破,40是卢布兑美元的心理价位,而这一最后防线也于2014年10月被突破。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投稿:龚词诎 www.we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投稿:龚词诎 www.we

   制裁是把双刃剑,欧盟同样受损严重。欧盟是俄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达3360亿欧元(约合4505亿美元)。制裁俄罗斯不仅使俄罗斯不再将欧盟看成其重要合作伙伴,也使欧盟遭受到了损失。融资限制等措施将严重影响双方的经贸关系,使自身的经济社会运转受到严重影响:德国的代价是丧失30万个工作岗位;法国担心武器出口问题;英国担心金融中心地位受影响;意大利更担心能源危机。根据欧盟评估,俄罗斯的反制裁将让欧盟遭受约50亿欧元的农业进出口损失,受影响农民达950万人。欧盟委员会预计,欧盟今年的损失将达400亿欧元,明年将近500亿欧元。这与俄罗斯两年内在欧盟的经济制裁中的损失高达近1000亿欧元相差无几。

   美国操纵能源价格下降也是博弈的继续。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能源,油气收入占到俄罗斯政府收入的一半左右。乌克兰危机发生后,在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同时,国际市场油价在过去3个月下跌25%,从每桶100美元下跌至80美元,对俄罗斯财政造成了不小冲击。俄罗斯政府在2015-2017年预算草案中预计油价每桶为100美元(促使年均GDP增长2.6%),看来已很难实现。在油价下跌之前,俄罗斯国内市场的共识是GDP增长1%;现在国际组织的预测则是0.5%左右。(25)为了应对难题,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提高存款利率;二是对市场大量投放美元;三是加大能源的出口量,卢布的贬值利于商品的出口;四是压缩财政支出;五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六是加强爱国教育宣传,提高国民爱国意识和民族凝聚力。然而,如果俄罗斯经济发展持续走低,经济的不稳定可能带来政治动荡和地区安全形势的紊乱。

   当前乌克兰局势发展的趋势是乌克兰不断“西靠”,而美国、欧盟并未做好接纳乌克兰的准备。

   首先美国和欧盟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奥巴马认为现行的经济制裁还不够,并警告说,如果俄方继续一意孤行,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然而,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联系本就不甚密切。2013年,美俄之间的贸易额仅为380亿美元,不及俄欧贸易额(4405亿美元)的十分之一。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更能说明问题。欧盟进口的天然气三成来自俄罗斯,2013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欧洲创新高,达1615亿立方米。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司认为,欧洲只能靠俄罗斯供气,没有其他选择。如若俄罗斯再次上演“断气”危机,欧盟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意大利43名企业家在罗马发表公开信称:“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是一个时代错误。俄罗斯是欧盟能源的主要供应者及贸易伙伴,制裁俄罗斯就是制裁欧盟自己。”然而,美国的情况却大不一样,“页岩气革命”给美国带来了“能源独立”的优势。自2006年页岩气革命爆发以来,美国增加了1574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量,替代了1.11亿吨原油消费,2.56亿吨原煤消费。不仅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迅速降低,而且美国将成为一个超级的天然气输出国家。(26)因此,美国的制裁,无论是对俄罗斯的影响,还是自身需要承担的损失,和欧盟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正因如此,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背后一直有美国的施压。对美国来说,让欧盟制裁俄罗斯:一方面打击俄能源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吸引欧洲市场转向美国。无论是俄罗斯经济衰退,还是俄欧再起波澜,得利最多的只能是美国。

   乌克兰政府于2014年8月向最高拉达提交“取消乌克兰不结盟地位”和“恢复加入北约”方针的法律。对北约而言,乌克兰如此做无疑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若接纳乌克兰,北约很可能会被波罗申科推向与俄对抗的前台。如此一来,一直将乌克兰作为遏制俄罗斯棋子的北约,无疑将会沦为波罗申科对抗俄罗斯的棋子。显然,北约不会让自己走到这一步,奥巴马最近的表态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声称,虽然北约内的前苏联国家现在可以指望得到美国的军事防御,但这样的担保不适用于非北约成员国乌克兰。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美国将军韦斯利·克拉克也表态,北约不应该接受乌克兰的加盟。(27)可见,北约对乌克兰的承诺无疑更多地是出于向俄罗斯施压,而非真正要拉乌克兰入伙。

   那么,乌克兰危机将以何种方式走向缓和?2014年2月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曾提出过一个关于乌克兰“芬兰化”的建议。其内容包括:乌克兰可以像芬兰一样,采取实质上的中立政策,政治上可以和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经济上可以加入欧盟、也可以和俄罗斯建立紧密合作,但是军事上不加入北约。(28)但是这种建议显然无法实现,因为要想成为中立国,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国内人民普遍赞成中立;国际社会对其中立基本持不反对的态度;周边国家都有让其中立的意愿。这三个条件乌克兰都无法满足。根据当前局势发展的程度可以大体判断乌克兰局势的大走向可能有三种:一是接受俄罗斯和西方的调节,维持乌克兰的统一。乌克兰政府在9月16日议会通过的对东部政策基础上给予东部更大“自治权”,随着冬季临近,乌克兰和欧洲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取暖,这样做可以增加协商解决的可能;二是乌克兰国家分裂。随着东部武装的逐步发展,加上他们对独立国家的追求,东部独立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可能真正独立成为“新俄罗斯”,乌克兰东部两州的“领导人”和“议会”选举使得局势出现这种可能的概率在增加。而俄罗斯一旦承认“新俄罗斯”,则意味着2008年“南奥塞梯”模式的重演,“新俄罗斯”将会成为一个亲俄的政权在东部存在,而西部则会“全盘西化”;三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乌克兰国内基本维持当前东西斗争的状态。政府军和东部武装难分胜负,战斗继续时有发生,根据10月和11月的观察,东部局势从“停火协议”到“再次出现武装冲突”的波动变化也印证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乌克兰局势走向使人们对乌克兰将走向何方有着不同的预测。

   事实上乌克兰危机的最大输家就是乌克兰自己。当前,乌克兰已经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美国、欧盟、俄罗斯都在为各自的利益盘算,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对于未来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表达了对俄罗斯欢迎之意,他说,“我希望能让普京来到布里斯班参加会议”。(29)德国、美国立刻表示欢迎。此外,10月14日,俄美两国外长在巴黎“成功会晤”,这是美俄关系因乌克兰问题恶化半年来首次出现解冻信号。欧盟方面同样对俄罗斯发出示好信号,欧盟驻俄罗斯大使维乌萨科卡斯表示,如果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能够平静下来,欧盟将考虑在本月晚些时候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30)大国博弈牺牲小国的本质一目了然。

   四、乌克兰危机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从目前局势来看,这场危机给欧亚安全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乌克兰危机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地区间和国家间的关系紧张程度不断升级,欧亚安全形势紧张度上升,俄罗斯周边的安全形势呈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国际安全体系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

   首先,乌克兰局势的动荡可能使周边国家出现连锁反应。一些东欧国家趁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局势的羁绊而加快“脱俄入欧”的步伐,大国博弈的行动逻辑将继续起效,战场可能出现转移,体现最明显的是乌克兰周边的摩尔多瓦:1990年,亲俄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德左”)宣布离开摩尔多瓦,独立为国,但一直未获国际社会承认。2006年,“德左”举行全民公投,97%的民众支持该地区加入俄罗斯联邦。今年3月18日,就在普京与克里米亚领导人签署克里米亚入俄条约的当天,“德左”最高苏维埃主席米哈伊尔·博拉向俄国家杜马提交了入俄申请。(31)而摩尔多瓦现政府将融入欧洲当作摩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乌克兰危机以来,摩政府积极推进与欧盟的关系,甚至一度释放出加入北约的信号,防止“德左”问题的再现。面对摩尔多瓦的不断向“西”靠拢,俄美两国都采取了“行动”。俄罗斯加大了对“德左”的支持力度。2014年7月,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与“德左”签署了7个双边合作备忘录,摩尔多瓦外交部则称,这是“旨在破坏地区稳定的非建设性行为”。同时,美欧也直接向摩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美国参议院7月25日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支持摩尔多瓦领土完整,并谴责俄罗斯对摩施压。(32)普京在2014年10月10日召开的独联体峰会上表达了对摩尔多瓦对独联体和欧亚联盟的“不合作”态度的不满。(33)因此,摩尔多瓦在处理国内问题和对欧美俄的问题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东欧、北欧的国家对俄疑虑增大。克里米亚入俄后,一些东欧、北欧国家加强了对俄罗斯的戒备。芬兰在军事方面加强了综合戒备:芬兰国防部队宣布,为应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紧张态势,芬兰空军从2014年10月6日起加强了空中训练力度,同时提高了地区的飞行密度(增加20%)和飞机数量,加大了夜间飞行在训练科目中的比例,并在波罗的海上空开展加油训练。此外,芬兰公开宣称,2014年8月俄罗斯飞机曾3次侵犯芬兰领空。此前,芬兰人对此类事件大多采取低调处理的办法。芬兰国防军总司令亚尔莫·林德贝格中将甚至说:“我们的作战环境正发生变化。和平、危机、战争之间的界线正逐步消失,演变为灰色的不稳定地带。”芬兰政府同时提出了军费投入的增长计划。(34)此外,芬兰和瑞典还加强了军事合作和联系,以便共同面对乌克兰局势带来的挑战。(35)自2013年底开始,东欧国家普遍增加军费投入,军备的加强和军事合作说明了乌克兰局势造成地区安全环境和信任度的恶化。

   第二,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从欧洲波及亚洲。乌克兰局势对距离乌克兰很近的中亚国家受到的冲击波很大。危机令中亚国家感到惊慌,因为这些国家和乌克兰有相似的国情,他们都属于前苏联国家,有些国家和俄罗斯存在边界问题。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亚各国普遍感到形势逼人,乌兹别克斯坦表示“对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表示担忧”,乌议员们担心这种局势对自己国家也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呼吁俄罗斯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发表声明呼吁,俄罗斯在恢复对前苏联国家影响力时不应违反国际法标准。(36)吉尔吉斯斯坦的学者对地区安全形势进行评估之后,认为“中亚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非常紧张,表面的寂静可能在短时间内变为激烈的冲突”。(37)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则在2014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提出关注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未解决的边界问题,他同时强调了“建立关于解决领土和地区冲突合作机制的及时性和必要性非常明显”。(38)此外,克里米亚事件引发了哈民众反对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浪潮。哈反对派领导人科萨诺夫表示,俄合并克里米亚和建立欧亚经济联盟计划是俄罗斯帝国思维的标志,是将整个中亚地区视为隶属俄罗斯的地区。(39)尽管克里米亚事件后,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和上合组织分别举行了高级官员会议,在会上俄罗斯向中亚诸国表明了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立场,以消除中亚国家的担心,但这种担心仍将持续。(40)另外,2014年美国在阿富汗撤军后,阿富汗面临着诸多国内和国际的挑战,西方的“新干涉主义”很可能借助中亚局势的不稳和内部选举、忧俄的政治心理等便利条件而推动所谓的“中亚之春”,(41)增加了地区安全的风险。

   此外,外高加索地区的紧张度有所上升。外高加索地区一直存在地区领土争议等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包括:阿布哈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和南奥塞梯等问题。近期的乌克兰局势波及到了阿布哈兹局势的稳定。阿布哈兹问题是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关系中的主要问题。阿布哈兹宣布独立以来,未获得国际上的广泛承认,与格鲁吉亚长期处于对抗状态,2014年5月,民众对政府机构在国家基本生活领域的工作效果低下深感不满,反对派领导人利用这种情绪发起了千人游行。反对派一度占领政府大楼并要求总统辞职。(42)游行示威以阿布哈兹总统亚历山大·安克瓦布宣布辞职而结束。新领导人上任后即表示要加强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并加强对格鲁吉亚的防范。在格鲁吉亚继续加强北约一体化的同时,俄罗斯也在加快巩固原有势力范围,俄罗斯对阿布哈兹的支持和合作是对“北约东扩”的又一回击。

   第三,乌克兰危机冲击了冷战后的国际安全格局。冷战后时代,国际安全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东西方对抗程度下降,大国之间的合作成为主流。乌克兰危机粉碎了东西方大国之间脆弱的信任。欧亚大陆安全形势变化的后果是国际安全格局的变化与调整,主要体现在:(1)多边组织的合作潮流中出现了类似联盟性质的集团对抗。冷战结束以来,多边主义兴起,多边组织和多边外交受到重视,大国之间在多边组织中的合作曾一度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然而,随着乌克兰危机的发展,北约、欧盟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亚经济联盟、独联体之间将呈现出对抗性,对欧亚大陆的影响范围的“争夺”也更加激烈。(43)首先是北约的复兴和转型。随着在阿富汗的使命走向尾声,北约的重要性原本在降低,但乌克兰局势使北约再次活跃起来。波兰甚至提议加快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在中欧的部署。(44)其次,欧盟的凝聚力得到加强,欧盟成员国之间一直存在分歧和矛盾,当重新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时,欧盟逐渐统一意见,而且克服了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45)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也在发展,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都批准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46)独联体峰会还提到了加强团结和共同应对西方挑战。(47)围绕乌克兰危机而上演的大国博弈很可能自然而然地演变为集团对抗。(2)大国协调和全球治理将变得更加困难。当代国际社会错综复杂,诸多安全问题都要大国协调解决,而乌克兰危机使俄美关系降至冷战后最低点,俄欧关系不再是重要合作伙伴。大国协调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少,俄美在联合国、叙利亚、阿富汗、伊朗和朝核等事宜上将难以合作,甚至产生对峙。随着国际安全格局的调整,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博弈是否会导致冷战引起了很大争论,(48)尽管围绕乌克兰局势上演的大国博弈引发了一些冷战的迹象,美俄都对自身实力充满了自信,但是双方都已经难提当年之勇,重回冷战的所有要素已经无法再次重现。

   第四,乌克兰危机使中国国际影响不断提升。乌克兰应该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而非“东西方对抗的棋子”或“别国游戏的棋子”(49)。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承担着责任与义务,在2014年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问题表决时,中国投下了弃权票。中国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既没有表示要与俄罗斯一致,也没有站在美国一边,而是选择与国际道义站在一起。同时,中国主张“兼顾历史与现实,兼顾乌克兰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的正当权益与诉求,兼顾有关各方的合理关切,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原则,促使当事各方尽快坐下来进行对话协商。中国还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建设,维护地区安全,防止乌克兰局势的“余波”影响到中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50)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局势,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相关国家申请加入组织是上合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上升的体现。当前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共同战略利益正从交界地带和中亚向两翼扩展。(51)在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上海合作组织的同时,“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52)这决定了中国不会在美俄的战略中进行选边。这一特点也使上海合作组织不会发展成为反西方的集团。同时,上海合作组织表达了对乌克兰局势的关切,2014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明确了各国应该为中亚安全稳定而发挥作用,支持尽快在乌克兰恢复和平,继续推动旨在全面解决危机的谈判进程。(53)

   总而言之,和平与合作是当代世界的主流思潮,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违背了当代世界潮流,无论对国际安全还是地区安全都是极大的挑战。当事各方都必须真正放弃冷战思维、零和思维。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由世界大国变成了地区大国,美国必须承认俄罗斯的地区大国地位并给与俄罗斯这一地区大国一定的生存空间,只有大国之间给对方的安全与发展留下适度空间,自己的安全与发展才有保障,各国通过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国际安全体系才能继续存在。

   [收稿日期:2014-11-17]

   注释:

   ①李永全:“乌克兰危机折射出的大博弈”,载《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3期,第5-10页;冯绍雷:“从乌克兰危机看俄罗斯与金砖国家相互关系的前景”,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3期,第30-43页;冯玉军:“乌克兰危机:多维视野下的深层透视”,载《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3月,第48-63页;Dmitri Trenin,"Welcome to Cold War Ⅱ:This is what it will look like," Foreign Policy,Mar.4,2014;"A 24-Step Plan to Resolve the Ukraine Crisis," The Atlantic,Aug.26.2014;Андраник Мигранян,“Россия-США-Китай в контексте украинского кризиса,”#ixzz3Fw2eb85M.

   ②“Украина:Развитие кризиса”,(上网时间:2014年9月23日)

   ③“Опосредованная война между США и Россией стала бы нежелателъным оттолоском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ы”,(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7日)

   ④(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42页。

   ⑤(乌)保罗·库比塞克著,颜震译:《乌克兰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53页。

   ⑥(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著,潘忠岐,孙霞,胡勇,郑力译:《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401页;(乌)保罗·库比塞克著,颜震译:《乌克兰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0页。

   ⑦高飞:“分裂与动荡:乌克兰难以下咽的‘民主化’苦果”,载《求是》,2014年第11期,第42-46页。

   ⑧(法)托克维尔著,钟书峰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73页。

   ⑨“乌克兰冲突‘揭秘’:民兵组织由什么人构成?”htttp://tsrus.cn/guoji/2014/09/17/36997.html.(上网时间:2014年10月3日)

   ⑩基辛格:“乌克兰对俄罗斯有特殊意义美国需了解”,(上网时间:2014年9月25日)

   (11)“Документ подписан Киевом и нами”,(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2日)

   (12)普京:“俄乌是兄弟国家”,(上网时间:2014年10月2日)

   (13)“普京说俄乌关系是彼此信赖的特殊关系”,(上网时间:2014年9月29日)

   (14)普京:“俄乌是兄弟国家”,(上网时间:2014年10月2日)

   (15)(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著,潘忠岐,孙霞,胡勇,郑力译:《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402页。

   (16)(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5页。

   (17)(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陈高华译:《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45页。

   (18)“乌克兰局势最新消息:美副总统拜登将访乌,体现美国强有力支持”,(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9日);“美副总统拜登将再访乌克兰出席波罗申科就职典礼”,(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8日);“白宫承认中情局长布伦南访问乌克兰基辅,俄罗斯指责美国煽动暴力冲突”,(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8日)

   (19)“Евразийский Союз:от идеи к истории будущего,”(上网时间:2014年10月8日)

   (20)"How the Ukraine crisis may change the world," (上网时间:2014年10月2日)

   (21)"Western sanctions for Ukraine conflict hurt Russian economy,open up rifts," (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0日)

   (22)“Порошенко назначил четырех глав рай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й Луга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上网时间:2014年11月11日)

   (23)张建:“‘再制裁’背后的大国博弈”,载《解放军报》,2014年7月31日,第8版。

   (24)根据俄罗斯总统网站:,《俄罗斯报》网站:,资料综合整理。

   (25)Emerging Europe,"Ukraine Crisis and Its Economic Impact," +3407.php.(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5日)

   (26)“俄欧都难摆脱能源依赖,欧洲被指选择余地不大”,(上网时间:2014年9月19日)

   (27)“Эко-командующий НАТО в Европе:Украина как член алъянса нам не нужна”,(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0日)

   (28)冯绍雷:“乌克兰危机意味着什么?”,载《当代世界》,2014年4月,第3-9页。

   (29)“澳总理称希望俄罗斯总统能参加G20峰会”,(上网时间:2014年9月29日)

   (30)“美俄外长愉快长谈三小时 欧盟考虑取消对俄制裁”,(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6日)

   (31)“摩尔多瓦或成美欧与俄在前苏地区较量新热点”,(上网时间:2014年10月3日)

   (32)“摩尔多瓦或成美欧与俄在前苏地区较量新热点”,(上网时间:2014年10月3日)

   (33)“Саммит Содружества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0日)

   (34)"Finland boosts aircraft readiness following Russian incursions," (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0日)

   (35)“Министръ обороны Швеции и Финляндии намеренны укреплятъ военн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2日)

   (36)“中亚对乌克兰危机谨言慎行担心国内上演分裂危机”,(上网时间:2014年10月7日)

   (37)“‘Арабская весна’в странах Ливии и Сирии грозит перррасти в Киргизии в‘Централъноазиатскую осенъ’”,(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3日)

   (38)“哈萨克斯坦总统提请关注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未解决的边界问题”,(上网时间:2014年9月29日)

   (39)“Украинский разлом:анатомия конфликта”,(上网时间:2014年9月27日)

   (40)А.Дзермант,“Русский мир и Евразийский союз.Почему между ними нет противоречий”,(上网时间:2014年10月2日)

   (41)毕洪业:“乌克兰的选择困境:俄罗斯还是西方?”,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3期,第142-154页。

   (42)Владимир Щербаков,“Абхазский рубеж-Безопасностъ республики сегодня может гарантироватъ лищъ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с Москвой”,(上网时间:2014年9月29日)

   (43)这一点在上文中欧美和俄罗斯对摩尔多瓦的态度就可看出。

   (44)“乌克兰危机可能改变世界的10个方面”,(上网时间:2014年10月6日)

   (45)"Canada follows EU and US with new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上网时间:2014年10月9日)

   (46)“白俄罗斯总统签署关于批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法律”,;“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批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1日)

   (47)“Саммит Содружества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上网时间:2014年9月29日)

   (48)“9月4日是新冷战开始,西方不能被普京愚弄”,(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0日)

   (49)Henry A.Kissinger,"How the Ukraine crisis ends," Washing Post,Mar.6,2014;“俄美外长巴黎会谈称乌克兰应成为东西方桥梁”,(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9日)

   (50)高飞:“中亚博弈:冷战后的中美俄关系”,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2期,第112-126页。

   (51)阎学通:“俄罗斯可靠吗?”,载《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3期,第21-25页。

   (52)“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上网时间:2014年9月27日)

   (53)“ШОС нацеливается на расширение”,? st=1410244260.(上网时间:2014年10月12日)

作者介绍:高飞,外交学院教授,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41(2014)06-0078-21始于2013年11月的乌克兰危机从街头抗议升级为武装对抗,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危机之一。乌克兰东西部矛盾不断激化,美欧与俄罗斯关系尖锐对…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41(2014)06-0078-21始于2013年11月的乌克兰危机从街头抗议升级为武装对抗,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危机之一。乌克兰东西部矛盾不断激化,美欧与俄罗斯关系尖锐对…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41(2014)06-0078-21始于2013年11月的乌克兰危机从街头抗议升级为武装对抗,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危机之一。乌克兰东西部矛盾不断激化,美欧与俄罗斯关系尖锐对…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7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