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人类的理性与进步——析“胜者的正义”论
[Abstract]:The Tokyo trial is ostensibly the winner's trial of the defeated. However, in terms of procedure and practical effect, it is not limited to the winner or the loser. The Tokyo trial obeys the principle of "due process" and faithfully records the war atrocity of Japanese militaris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from history, facing the future and safeguarding peace, so it is not only the victorious country, but also the justice of the defeated country. The Tokyo trial through the conviction of aggression and war crimes in order to prohibit and prevent international crimes is the rationality,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8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新涛;1941—1944年苏联对华政策述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经盛鸿;;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3 刘全顺;;伪满鸦片断禁政策评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4 段西宁;“参拜风波"背后的问题[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何志鹏;;国际法治视野内的习惯国际人道法[J];东方法学;2009年01期
6 孙彤;郑敏;;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炮制伪满鸦片专卖政策的经过及实质[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8年00期
7 孙彤;郑敏;;日伪鸦片“十年断禁”政策的提出及其实质[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9年00期
8 张声海;太平洋战争前后的泰日关系[J];东南亚研究;2001年02期
9 易新涛;;九一八事变与苏联对华政策的缓慢转变[J];党史文苑;2006年04期
10 龙心刚;孙君;;1956年特别军事法庭沈阳太原审判研究[J];党史文苑;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铨;;简论加强日军侵华罪行研究的意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晓光;周彦;;东京审判研究——兼论中美两国在东京审判中的作用[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臧运祜;;七七事变以前的日本对华政策及其演变[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4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海波;“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中国与国联的交涉[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爱;白银危机与中国币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高凡夫;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洪永红;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刘永生;《申报》的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潘健;汪伪政府财政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闫超;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建华;伪满协和会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陆静;国际检察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倡;中美现代战争电影的国家形象传播之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陈萱;论国际反恐形势下自卫权的行使[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梁红光;昭和天皇与侵略中国东北[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许书宏;恐惧的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林德核;论国际刑法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韩振响;1905—1910年日美争夺中国东北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郭莹莹;日苏张鼓峰事件[D];延边大学;2007年
8 马丽;走向结盟之路[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9 毛欣;二战期间被掳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诉讼的法律问题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刘学文;贵州毒品问题现状及对策思考[D];贵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作奎;东京审判铁证如山[J];决策探索;2005年07期
2 林晓光;东京审判的正义性不可动摇[J];求是;2005年18期
3 赫赤 ,沈才彬;试论“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纪念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40周年[J];日本问题;1986年02期
4 文洁若;影片《东京审判》及其他——东京通信[J];日本问题;1986年03期
5 Q,
本文编号:2498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9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