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邓小平解决国际争端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20:21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局势出现了缓和的迹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对抗中加强了对话,尤其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就一些重要问题的谈判取得了一些实质性成果,进一步缓和了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谈判、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在国内,经济建设成为工作中心,创造持久、和平环境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邓小平深刻地洞察了国际形势,把握历史机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探索精神,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根本指导准则,坚持和平解决、避免冲突;国家平等、相互尊重;利益至上、彼此照顾;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提出:用和平协商的方式,合理解决边界争端和纠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领海争端;对于一时期解决不了的,“可以把它放一下”;在处理国家关系时,不纠缠历史旧帐,一切向前看;埋头苦干,通过发展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注重实际,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新的思路。这些思想和观点,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对合理解决国际...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邓小平解决国际争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国际背景
    (二) 国内背景
二 邓小平解决国际争端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和平解决、避免冲突
    (二) 国家平等、相互尊重
    (三) 利益至上、彼此照顾
    (四)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三 邓小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一) “谈”:协商、谈判
    (二) “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三) “放”:一时解决不了,可以把它放一下
    (四) “望”:不纠缠历史旧帐,一切向前看
    (五) “干”:埋头苦干,发展才是硬道理
    (六) “慑”:注重实际,不做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
四 邓小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 给解决国际问题以新的启示
    (二) 利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
    (三) 拓展了中国外交新的国际空间
    (四) 在新时期的导向作用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岸关系》2005年总目录[J].   两岸关系. 2005(12)
[2]台湾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J]. 何仲山.  理论前沿. 2005(20)
[3]国共两党基层交流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活力[J]. 孙升亮.  两岸关系. 2005(10)
[4]走和平发展之路[J].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2005(04)
[5]当前台湾形势之我见[J]. 李家泉.  统一论坛. 2005(04)
[6]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公报[J].   统一论坛. 2005(03)
[7]政党交流 意义深远[J]. 刘红.  统一论坛. 2005(03)
[8]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J].   两岸关系. 2005(05)
[9]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的演讲[J].   两岸关系. 2005(05)
[10]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的致辞[J].   两岸关系. 2005(05)



本文编号:3148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148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