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卡特政府对华关系正常化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0 05:25
  卡特政府的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主要围绕"出台‘苏中等距离’政策、万斯访华、布热津斯基访华和中美建交谈判"四个重大事件展开,其决策过程受到台湾、战略、美国国内政治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执政初期美国推行的"苏中等距离"政策与万斯访华期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倒退"造成了正常化的两次推延。而布热津斯基访华则因给中方带来"美国已下定决心"的承诺而开启了中美建交谈判。谈判期间,双方最终以"同意存有分歧"方案实现了正常化。这不仅为中美两国带来战略上的利益,扩大了中美两国的合作与交流,还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但两国"搁置争议、先行建交"的做法也为未来的中美关系留下了隐患。 

【文章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2020,42(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卡特时期美国对华关系正常化的决策过程
    (一)“苏中等距离”政策与正常化进程的首次推延
    (二)万斯访华相关决策与正常化进程的再次推延
    (三)布热津斯基访华相关决策与建交谈判的开启
    (四)建交谈判相关决策与正常化的最终实现
二、卡特政府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台湾因素
    (二)战略因素
    (三)国内政治因素
    (四)个人因素
三、卡特政府对华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影响及国际反应
    (一)为中美两国带来战略上的利益
    (二)扩大了中美两国的合作与交流
    (三)暂时搁置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也为未来中美关系遗留下隐患
    (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国际反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与中美建交最后阶段的谈判[J]. 薛鹏程.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09)
[2]试析冷战时期的美台同盟关系[J]. 李传利.  宜春学院学报. 2019(02)
[3]邓小平与卡特时期的中美外交博弈[J]. 董振瑞.  党的文献. 2012(03)
[4]美国外交决策模式分析——以中美建交为例[J]. 余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论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模式[J]. 陈乔之,邵镔.  云南社会科学. 2006(03)
[6]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建交中的经济因素[J]. 陈从阳.  安徽史学. 2003(04)



本文编号:3178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178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0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