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理论视角下中越关系研究(1991-2017)
发布时间:2021-07-26 13:21
自正常化以来,中越双边关系总体呈现良性互动,从历时性纵向分析,积极、正向是中越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及特征;但囿于历史及现实的领土争端因素,从共时性横向分析来看,较之中国与其他周边邻国关系,中越关系则是中国与周边关系中最为“敏感”与复杂的一对。中越近三千余年的交往历史亦表明,中越关系并非处于完全和谐状态,冲突升级至小规模战争也是中越关系中不可回避的史实。“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不失为中越关系的历史铁律。依据布兰特利.沃马克的非对称理论,以及正常化后中越之间互动的模式与过程。本研究将正常化后中越关系划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从1991年至2008年底,是正常化的非对称时期。期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从磨合到增进互信的渐进式发展阶段,再到步入长期稳定的“黄金时期”。其中,从1991年至1999年为中越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在正常化不可逆的大趋势下,中越关系得以在新质的基础和框架下之下重塑睦邻友好关系;从1999年至2008年底为中越关系的“黄金”时期,这是中越关系“成熟的非对称时期”。第二时期从2009年至2017年,是中越关系敏感的非对称时期。期间,囿于中越之间南海问题不断发酵,两国关系经历了大“V”字型...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1)学理/方法论意义
(2)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究研综述
一、非对称理论研究述评
二、既有中越关系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越南学者研究综述
(3)问题与局限
第三节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4)定性分析法
三、论文创新之处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理论解读:双边非对称关系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非对称的定义
第二节 非对称关注与系统性认知差异
一、非对称模型与非对称关注
二、系统性认知差异
第三节 互补性误解与错误的知觉生成
一、误解与消极的互补性
二、A对B错误知觉的生成
三、B对A错误知觉的生成
第四节 敌意残留与认知心理异化
一、上一次战争与敌意残留
二、认知心理异化:奢求之心与防范之心并存
第二章 非对称与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的发展
第一节 中越关系正常化时期
第二节 中越关系常态时期
第三节 中越关系进入敏感时期
第四节 中越关系从“困境”再到转圜
第三章 正常化非对称关系与中越关系的正常状态
第一节 中越关系正常化的历史(1991-1999)
一、磨合阶段:1991-1995
二、增进互信阶段:1995-1999
第二节 中越关系常态时期(1999-2008)
第三节 正常化的非对称
第四章 敏感化非对称关系与中越关系的“摇摆”
第一节 中越关系步入敏感化:2009-2014
第二节 中越关系从“困境”到转圜(2014-2017)
第三节 敏感的非对称
第五章 非对称关系的结构性与重塑中越关系
第一节 非对称关系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重塑中越关系的思考
一、非对称与安全
二、非对称与误解
三、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越南南海政策调整:演变与实质[J]. 赵卫华. 东南亚研究. 2019(01)
[2]政治与安全的互动: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透视[J]. 王峥. 东南亚研究. 2018(06)
[3]论越南的“南海问题国际化”方略[J]. 马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4]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现状实证研究[J]. 翟崑,王丽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5]东盟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格局[J]. 王勤. 亚太经济. 2016(02)
[6]中越关系的困境与重构:一个方法论的思考[J]. 潘金娥. 党政研究. 2016(01)
[7]中越关系:2014-2015年V字形发展[J]. 古小松. 党政研究. 2016(01)
[8]中越关系专题研究[J]. 潘金娥. 党政研究. 2016(01)
[9]中越南海争端解决模式探索——基于区域外大国因素与国际法作用的分析[J]. 赵卫华. 当代亚太. 2014(05)
[10]关于19501970年代中越关系的几个问题(下)——对越南谈越中关系文件的评析[J]. 李丹慧. 江淮文史. 2014(02)
博士论文
[1]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D]. 丁进孝.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 张秀阁.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南排华事件析论[D]. 郑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03643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1)学理/方法论意义
(2)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究研综述
一、非对称理论研究述评
二、既有中越关系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越南学者研究综述
(3)问题与局限
第三节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4)定性分析法
三、论文创新之处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理论解读:双边非对称关系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非对称的定义
第二节 非对称关注与系统性认知差异
一、非对称模型与非对称关注
二、系统性认知差异
第三节 互补性误解与错误的知觉生成
一、误解与消极的互补性
二、A对B错误知觉的生成
三、B对A错误知觉的生成
第四节 敌意残留与认知心理异化
一、上一次战争与敌意残留
二、认知心理异化:奢求之心与防范之心并存
第二章 非对称与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的发展
第一节 中越关系正常化时期
第二节 中越关系常态时期
第三节 中越关系进入敏感时期
第四节 中越关系从“困境”再到转圜
第三章 正常化非对称关系与中越关系的正常状态
第一节 中越关系正常化的历史(1991-1999)
一、磨合阶段:1991-1995
二、增进互信阶段:1995-1999
第二节 中越关系常态时期(1999-2008)
第三节 正常化的非对称
第四章 敏感化非对称关系与中越关系的“摇摆”
第一节 中越关系步入敏感化:2009-2014
第二节 中越关系从“困境”到转圜(2014-2017)
第三节 敏感的非对称
第五章 非对称关系的结构性与重塑中越关系
第一节 非对称关系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重塑中越关系的思考
一、非对称与安全
二、非对称与误解
三、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越南南海政策调整:演变与实质[J]. 赵卫华. 东南亚研究. 2019(01)
[2]政治与安全的互动: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透视[J]. 王峥. 东南亚研究. 2018(06)
[3]论越南的“南海问题国际化”方略[J]. 马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4]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现状实证研究[J]. 翟崑,王丽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5]东盟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格局[J]. 王勤. 亚太经济. 2016(02)
[6]中越关系的困境与重构:一个方法论的思考[J]. 潘金娥. 党政研究. 2016(01)
[7]中越关系:2014-2015年V字形发展[J]. 古小松. 党政研究. 2016(01)
[8]中越关系专题研究[J]. 潘金娥. 党政研究. 2016(01)
[9]中越南海争端解决模式探索——基于区域外大国因素与国际法作用的分析[J]. 赵卫华. 当代亚太. 2014(05)
[10]关于19501970年代中越关系的几个问题(下)——对越南谈越中关系文件的评析[J]. 李丹慧. 江淮文史. 2014(02)
博士论文
[1]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D]. 丁进孝.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 张秀阁.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南排华事件析论[D]. 郑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03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0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