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苏联代表在中苏建交中的作用(1917-1924)

发布时间:2021-08-04 18:08
  十月革命后,苏联为了摆脱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宣布了新型的对华关系原则,并从1920年起相继派出了优林、裴克斯、越飞、加拉罕、维经斯基、马林、鲍罗廷、加伦八位苏联外交和共产国际代表使华开展邦交工作。当时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上四分五裂,军阀割据混战;经济上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外交上追随协约国。苏联和共产国际八位使华代表利用中国国内各个政权势力之间的矛盾,采取了对华双重的外交策略:一方面与法统上的中央政府——北京政府积极谈判,争取中国在法律上的承认;另一方面又与孙中山南方革命政府、中国地方有实力的军阀积极联系,还在中国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思想,帮助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八位苏联和共产国际使华代表经过长达5年的外交努力,终于在1924年5月31日,中苏双方正式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俗称《中俄协定》),宣布中苏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中国
    1.1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
        1.1.1 苏联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
        1.1.2 苏联在中苏建交中的积极态度
    1.2 十月革命后的中国
        1.2.1 中国国内的形势
        1.2.2 中国在苏联建交中的消极态度
第2章 苏联代表在中苏建交中的作用
    2.1 苏联代表与北京政府
        2.1.1 优林代表团使华
        2.1.2 裴克斯代表团使华
        2.1.3 越飞代表团使华
        2.1.4 加拉罕代表团使华与中苏正式建交
    2.2 苏联代表与孙中山南方革命政府
        2.2.1 孙中山与苏联的早期接触
        2.2.2 《孙文越飞宣言》的发表
    2.3 苏联代表与奉系军阀
        2.3.1 优林与奉系军阀
        2.3.2 加拉罕与奉系军阀
第3章 共产国际代表促进中苏建交的作用
    3.1 共产国际代表与孙中山
        3.1.1 维经斯基与孙中山
        3.1.2 马林与孙中山
        3.1.3 鲍罗廷与孙中山
        3.1.4 加伦与孙中山
    3.2 共产国际代表与中国共产党
        3.2.1 维经斯基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3.2.2 马林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3.2.3 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中苏建交
第4章 苏联代表与中国建交作用的评价
    4.1 苏联代表在中苏建交中的成绩
        4.1.1 促成中苏正式建交
        4.1.2 援助和推动中国国民革命
        4.1.3 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
    4.2 苏联代表在中苏谈判中遗留的问题
        4.2.1 中东铁路问题
        4.2.2 外蒙古问题
        4.2.3 中苏两国疆界问题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最初文本的历史考察[J]. 李春隆,艾虹.  中共党史研究. 2005(06)
[2]《中俄协定》是苏俄外交实践的产物[J]. 周海.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3]开启国共合作的“孙文越飞宣言”[J]. 张胜男.  党史博采. 2003(02)
[4]从《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签订看苏俄早期对华政策[J]. 薛瑞汉.  历史教学. 2003(02)
[5]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J]. 欧阳军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6]孙中山与鲍罗廷的关系及其对国民革命的影响[J]. 曾成贵.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7]鲍罗廷与国民党改组的筹备[J]. 陈文英.  天中学刊. 2002(01)
[8]孙中山与越飞关于直奉军阀的谈判[J]. 温美平.  文史精华. 2001(04)
[9]1917—1924年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探析[J]. 杜君.  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10]1917—1924年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再探[J]. 杜君.  史学集刊. 2000(04)



本文编号:3322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22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