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话语权视角下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1-08-09 04:34
  对外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国际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从话语权的视角研究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可以从思维方式,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话语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概言之,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智慧通达的辩证思维和刚健有为的底线思维;这一话语体系在继承中创新,在批判中超越,提炼出既有民族特色、中国标识,又凸显国际视野和全球共识的新思想、新理念;在话语方式上坚持"可通约":"融通中外"使人听得懂,"小中见大"使人听得进;"情理交融"使人受感召。这一话语体系在思维、理念、话语方式三重维度的创新对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文章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38(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思维方式: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
    (一)宏阔高远的战略思维举旗定向
    (二)智慧通达的辩证思维统筹平衡
    (三)刚健有为的底线思维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二、新理念和新思想:继承和创新、批判和超越
    (一)继承和创新:在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中体现东方智慧
    (二)批判和超越:在对西方话语的超越中实现“破旧立新”
三、新方式:听得懂、听得进、受感召
    (一)融通中外:民族经典话语和对象国名言谚语相得益彰
    (二)“小”中见“大”:用“具体而微”阐释“宏大叙事”
    (三)陈情与说理:用优美、亲和、真诚的话语打动人心,增强话语感召力
        1.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抒发情怀,引发共鸣
        2.用真诚亲和的语言打动人心,拉近距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话语建设的核心首要是理论建设[J]. 韩庆祥.  理论视野. 2018(10)
[2]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中的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J]. 张志丹.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3]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思维方式探讨[J]. 张康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4]新概念 新范畴 新表述: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的修辞学观念与路径[J]. 刘涛.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02)
[5]习近平“共同价值”思想与西方“普世价值”论辨析[J]. 林伯海,杨伟宾.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8)
[6]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习近平关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辩证思维[J]. 孙乐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7]打造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学习习近平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论述[J]. 王永贵,刘泰来.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11)
[8]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 张国祚.  求是. 2009(09)



本文编号:3331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31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f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