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与建制之间:国际制度竞争的策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1-08-20 10:25
改制与建制这两种国际制度竞争的基本策略间存在关联性。既有研究或将建制等"退出"实践视作改制"呼吁"失败的后果,或将建制能力作为威胁"退出"的支撑,视作改制"呼吁"成功的前提,这都难以解释时常出现的二者并行的"两手策略"。基于赫希曼"退出—呼吁"思想的博弈模型推演,改制成功以及建制推动改制需要存在一定的谈判空间,而谈判空间则由求变方与守成方的外部选项以及改制本身的成本三者共同决定。区别于其他"退出"选项,成功的建制能带来额外收益,从而改变上述条件间的平衡。当守成国对求变国合作的依赖程度较低或者改制本身成本过高时,建制选择作为"退出"威胁本身或许可信,但未必能有效地支持改制。守成国对改制的要求将努力予以抵制和拖延,对"退出"的态度则有不确定性。从求变方的角度看,改制受阻固然是建制的重要背景,但更重要的是新制度能否带来净收益,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选择。建制不一定意味着放弃改制谈判,相反在谈判空间依旧存在时,新制度也可能改变外部选项间的平衡,克服改制成本的约束,并作为讨价还价中的内部选项来推动改制谈判。这是出现"两手策略"的基本原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制度竞争就展示了上述逻辑。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3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亚金融地区主义的制度升级——从“10+3”对话到“AMRO”[J]. 李巍,吴娜. 世界政治研究. 2019(02)
[2]领导权转移与全球治理:角色定位、制度制衡与亚投行[J]. 贺凯,冯惠云,魏冰. 国际政治科学. 2019(03)
[3]威胁退出与国际制度改革:以英国寻求减少欧共体预算摊款为例[J]. 刘宏松,刘玲玲. 世界政治研究. 2019(01)
[4]国际秩序转型期的中美制度竞争——基于制度制衡理论的分析[J]. 汪海宝,贺凯.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9(03)
[5]从规则到秩序——国际制度竞争的逻辑[J]. 李巍,罗仪馥.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04)
[6]“退出外交”与全球治理秩序——一种制度现实主义的分析[J]. 任琳. 国际政治科学. 2019(01)
[7]美国印太战略实质与中国的制度制衡——一种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政策分析[J]. 贺凯. 现代国际关系. 2019(01)
[8]亚太地区的制度制衡与竞争性多边主义[J]. 贺凯.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12)
[9]金砖银行、竞争性多边主义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J]. 朱杰进. 国际关系研究. 2016(05)
[10]中美金融外交中的国际制度竞争[J]. 李巍.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04)
本文编号:3353327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3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亚金融地区主义的制度升级——从“10+3”对话到“AMRO”[J]. 李巍,吴娜. 世界政治研究. 2019(02)
[2]领导权转移与全球治理:角色定位、制度制衡与亚投行[J]. 贺凯,冯惠云,魏冰. 国际政治科学. 2019(03)
[3]威胁退出与国际制度改革:以英国寻求减少欧共体预算摊款为例[J]. 刘宏松,刘玲玲. 世界政治研究. 2019(01)
[4]国际秩序转型期的中美制度竞争——基于制度制衡理论的分析[J]. 汪海宝,贺凯.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9(03)
[5]从规则到秩序——国际制度竞争的逻辑[J]. 李巍,罗仪馥.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04)
[6]“退出外交”与全球治理秩序——一种制度现实主义的分析[J]. 任琳. 国际政治科学. 2019(01)
[7]美国印太战略实质与中国的制度制衡——一种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政策分析[J]. 贺凯. 现代国际关系. 2019(01)
[8]亚太地区的制度制衡与竞争性多边主义[J]. 贺凯.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12)
[9]金砖银行、竞争性多边主义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J]. 朱杰进. 国际关系研究. 2016(05)
[10]中美金融外交中的国际制度竞争[J]. 李巍.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04)
本文编号:3353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533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