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亚太百年变局:动力、形态与中国方位

发布时间:2021-09-04 14:31
  从三个时期探讨亚太百年变局的动力、形态与中国方位。亚太百年变局实质上反映了不同时期亚太地区主导力量的不同以及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其动力已由战争转变为经济发展和大国博弈,由此也推动了其形态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在亚太百年变局中的方位经历了衰落、复兴与崛起的过程。亚太百年变局与中国方位的互动关系也由早期的变局影响中国发展,转变为后期的中国发展成为变局的促动因素,并且,这种互动关系整体上呈现为和平状态。未来中国将坚持过去的和平路线,这就需要中国自身的发展保持稳定的进步,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亚太其他力量主体的互动呈现良性的状态。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0,3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战争引发的亚太地区变局与中国的衰落
    (一)远东朝贡体系的解体与晚清政府的消极应变
    (二)远东太平洋地区格局的变动与北洋政府的有限参与
    (三)东亚太平洋地区格局的重构与国民政府争取大国地位的努力
二、美苏冷战和地区一体化塑造的亚太复合格局与中国的复兴
    (一)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格局的转换与中国的灵活推动
    (二)亚太地区多极化的萌芽与中国的主动适应
三、大国战略竞争推动的亚太多极化趋势与中国的崛起
    (一)亚太地区“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与中国的有所作为
    (二)亚太地区的多极化趋势与中国的奋发有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印太地区到印太体系:演进中的战略格局[J]. 宋伟.  太平洋学报. 2018(11)
[2]论亚太大变局[J]. 吴心伯.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06)
[3]中国崛起、东亚格局变迁与东亚秩序的发展方向[J]. 周方银.  当代亚太. 2012(05)
[4]安全预期、经济收益与东亚安全秩序[J]. 刘丰.  当代亚太. 2011(03)
[5]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J]. 孙学峰,黄宇兴.  当代亚太. 2011(01)
[6]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J]. 时殷弘.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10)
[7]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J]. 秦亚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06)
[8]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J]. 章百家.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1)



本文编号:3383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83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