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恐怖袭击建模与仿真

发布时间:2021-09-05 22:11
  基于恐怖袭击中行人和恐怖分子间博弈,建立了行人—恐怖分子系统社会力模型和主因素恐怖袭击系统社会力模型。采用蜂窝网络元胞自动机仿真,实现了恐怖袭击过程可视化,得到恐怖袭击中行人分布的成行,成锚,成盾,牺牲者现象和恐怖分子的守门员效应;分析了行人疏散时间、逃生策略、恐怖分子数量三者与行人伤亡数量的关系。结论显示,恐怖分子平均战斗力是决定行人伤亡数量的主因素;恐怖袭击中行人最佳逃生策略是远离,适当冒险,坚决逃亡。 

【文章来源】: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0,42(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恐怖袭击建模与仿真


主因素恐怖袭击社会力模型

元胞,自动机,恐怖分子


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以主因素恐怖袭击社会力模型为规则,对以冷兵器为主的恐怖袭击过程进行可视化仿真。元胞自动机常用网格划分为冯·诺依曼型和摩尔型,这两种网格划分具有行进时间与行进距离间匹配度低的缺陷。本文采用蜂窝网络型元胞自动机。常用元胞自动机网络划分如图2。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蜂窝网络双背景场元胞自动机模型,仿真场景为100×200个元胞构成的室内空间,恐怖分子采用冷兵器砍杀型恐怖袭击,参数如下:恐怖分子3、4、6人;恐怖分子平均杀死一个人需要的时间:108、216、324时间步长;出口宽度:11、21;出口位置:两端中线对称位置,左上和右下的极端不对称位置;恐怖分子初始位置:右上、左上、右下、左下、出口A附近、出口B附近;行人心理安全范围:3、5、9;行人密度0.1%、1%、3%、5%、10%;行人体力服从正态分布N(0.6,1);恐怖分子速度1,随机慢化概率5%。

现象,行人,位置,效率


如行人采取不同疏散策略或出口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时,会出现不对称现象,图4给出行人密度为10%、出口位置不对称、大小不对称时,在疏散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不对称锚,而后演化为不对称盾现象。图4显示,当出口位置不对称时,对称的小出口附近会出现拥堵,大出口长边一侧会出现行人拥堵,而短边一侧会出现出口闲置;不对称出口的疏散效率低于对称出口,不等大出口的疏散效率低于对称大小出口。图4 不对称呈锚、呈盾现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部队移动模式三方作战Lanchester模型研究[J]. 田宝国,卢翰,丛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9(02)
[2]恐怖袭击事件的防御资源分配问题[J]. 丁雪枫.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7)
[3]危险品运输网络恐怖袭击风险定量研究[J]. 胡小依,帅斌,种鹏云.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4(06)
[4]恐怖活动动力学建模研究进展[J]. 徐致靖,祖正虎,许晴,张文斗,郑涛.  军事医学. 2012(10)



本文编号:3386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86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