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现状、挑战与中国参与

发布时间:2021-09-18 16:13
  基于当前北极治理的现实需求,海洋空间规划作为一种综合性海域管理工具,是缓解北极治理困境的有效选择。现已开展的北极海洋空间规划主要围绕国家与国际两个层面来展开,整体来说北极海洋空间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鉴于北极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复杂的政治环境,进一步推进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的困境在于海域划界争端、生态管理理念的落地困难、治理机制的局限性以及极地规划技术的不成熟等。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同时又是北极利益的攸关国,应努力把握机遇,积极推进北极公海区域的海洋空间规划。具体而言,可从理念传播、平台构建、科技优化、技术支撑等方面出发,为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文章来源】: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0,5(03)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现状
    (一)国家层面的北极海洋空间规划
        1.俄罗斯北极海洋空间规划
        2.加拿大北极海洋空间规划
        3.挪威北极海洋空间规划
        4.其他相关国家北极海洋空间规划
    (二)国际层面的北极海洋空间规划
        1.北极大海洋生态系统的划定
        2.北极海洋战略计划
二、北极海洋空间规划面临的挑战
    (一)北极海域划界争端频繁,增加了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的不确定性
    (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的实施困境
    (三)泛北极尺度的治理需求与区域性治理机制之间的矛盾突出
    (四)极地人文特色的保护需要对北极海洋空间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实施北极海洋空间规划所面临的技术困境
三、推动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的中国参与
    (一)宏观层面的战略举措
        1.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制度化转变
        2.构建北极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平台
        3.以“冰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完善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的参与路径
    (二)微观层面的路径选择
        1.发展极地海洋科技
        2.推进我国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洋生态安全视域下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研究[J]. 杨振姣.  太平洋学报. 2020(01)
[2]北极治理的全球化背景与中国参与策略研究[J]. 章成.  中国软科学. 2019(12)
[3]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海洋空间规划研究综述与展望[J]. 狄乾斌,韩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4]“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意涵:理念创新与制度构建[J]. 姚莹.  当代法学. 2019(05)
[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制度化及其实现路径[J]. 彭芩萱.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9(04)
[6]论北冰洋海区海洋划界形势与进展[J]. 白佳玉,隋佳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7]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形势及其法律问题[J]. 章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8]北极原住民的权益诉求——气候变化下北极原住民的应对与抗争[J]. 邹磊磊,付玉.  世界民族. 2017(04)
[9]以善治为目标的北极合作法律规则体系研究——中国有效参与的视角[J]. 白佳玉,王晨星.  学习与探索. 2017(02)
[10]海洋空间规划及其利益相关者问题国际研究进展[J]. 刘曙光,纪盛.  国外社会科学. 2015(03)



本文编号:3400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400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