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区域国别之学的历史溯源与现实趋向

发布时间:2021-09-29 02:24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快速变化,中国日益重视覆盖全球的区域国别研究,一些长期无人关注的遥远小国、岛国、弱国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研究的视野,相关的学科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学术思想领域这一新现象的出现,与中国逐渐扮演了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具有自主意识与全球作用的角色有很大的关联,这种关联给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视野拓展与域外知识的丰富和完善,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与实践机遇。本文认为,要深刻把握区域国别研究的基础学科地位与战略意义,就应当突出其与中国主张的人类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多元文明平等交流理念及拓展全球治理路径等重大思想与实践之间的基础关系与知识价值,并采取切实举措从根本上提高这一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定位。 

【文章来源】:国际观察.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认识工具的“学科”及历史变化
二、中国区域国别之学的传统与发扬
三、“区域研究”与“领域研究”的互构互动
四、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长期性、专业化的基础研究支撑
    (二)缺乏机制化、机构化、实体化和专门化的科研机构
    (三)缺乏专业化的学科与学位建设及人才培养平台
    (四)缺乏可持续性的专业性、多样化研究资源支撑
    (五)缺乏畅通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与交流协同管道
    (六)缺乏政企社学商之间的整体协同与统筹安排
五、中国区域国别研究未来的努力方向
    (一)高度重视区域国别研究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与战略意义,突出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等重大思想与实践之间的基础关系与知识价值,从根本上提高该学科的战略定位
    (二)“区域国别学”需要国家特殊政策的扶持,应作为“特色学科”列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行列中
    (三)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整体推进系统而专业化的区域国别学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四)通过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努力早日培养出“复合型、跨学科、专业化+外语”的通用型区域国别研究人才
    (五)建立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积极而审慎地引进研究对象国家的高级专业人才,推动国际合作研究稳步发展
    (六)开发编辑专题数据库,建立一批具有综合实验、数据处理、信息加工、智能服务的文理工交叉的“区域国别学综合实验室”
六、结 语



本文编号:3413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413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