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论中美“关系危机”

发布时间:2021-09-30 13:47
  "关系危机"是国家间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状态:国家间关系从和平走向冲突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对抗。这种过渡性对抗既有别于国际危机表现出的那种高度军事对抗性质,也有别于国家间非军事化竞争表现出的那种模糊状态。关系是由行为体之间的行为互动塑造的,因此,国家间利益冲突带来的消极互动是"关系危机"的根本原因,而国家间敌意则是"关系危机"螺旋上升的直接原因。本文借鉴新古典现实主义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互影响的研究路径,运用"接触—内化—绑架"框架来解释国家间的消极互动,同时论证敌意得以产生并呈螺旋上升的逻辑。文章最后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了此概念,认为积极的危机管理能对"关系危机"产生积极影响,可以缓解危机状态。但是,危机管理毕竟只是一个过程而并非结果。因此,冲突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仍有可能再次发生。 

【文章来源】:国际观察.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一、概念界定:竞争、国际危机与“关系危机”
二、“关系危机”的根源:消极互动与敌意影响
    (一)接触:消极反馈
    (二)内化:国内认知
        1.政府主导模式
        2.民间自发模式
    (三)绑架:对外政策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
    (一)敌意认知的生成与发展
        1.新中国对美国敌意的产生
            第一,物质利益受损。
            第二,观念上受到敌视。
            第三,政府与民众认知的合一性。
        2.美国对新中国敌意的产生
            第一,物质利益受损。
            第二,观念上敌视新中国。
            第三,民众与政府在对新中国的认知上保持了基本一致的态势。
    (二)敌意螺旋的加深
四、“关系危机”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重视周边外交,平衡美国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
    (二)加强首脑外交,政府层面要增信释疑
    (三)重视公共外交,加强民间往来
    (四)释放明确的信号,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方国家产生错觉的机会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对华战略:战略临界点与限制性竞争[J]. 王帆.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0(01)
[2]国际秩序互动视角下的中美关系[J]. 肖河,徐奇渊.  美国研究. 2019(02)
[3]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机遇[J]. 王俊生,秦升.  红旗文稿. 2019(07)
[4]论“关系转向”的本体论自觉[J]. 季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01)
[5]中美贸易战的回顾与展望[J]. 余永定.  债券. 2018(08)
[6]警惕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沉渣泛起[J]. 赵梅.  现代国际关系. 2018(06)
[7]国际政治“关系理论”——概念、路径与挑战[J]. 曹德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02)
[8]国际政治关系理论的几个假定[J]. 秦亚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10)
[9]关系理论的学术议程[J]. 苏长和.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10)
[10]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J]. 秦亚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02)



本文编号:3415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415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