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古代的“天下”表达与边界实践

发布时间:2021-11-12 22:37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下"是无边界的,这只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天下"表达。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边界观念和边界实践。中国古代的边疆治理,应该是有天下表达和边界实践两个维度,"天下"表达是一种开放性的、模糊化的表达,它以"天下共主"的姿态,表明对世界统治的观念,这是意识形态上的表达;在具体实践上,中国古代是以边界的清晰化为旨归的,大体可以分为清晰的边界和中间地带两种类型。表达是一回事("天下"表达的模糊化),实践是一回事(边界实践的清晰化),两者结合又是另一回事(统一于"大一统"诉求)。"天下"的模糊化表达与边界的清晰化实践形成了抱合力,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即既此且彼,灵活把握,一切以利于统治为目的,这种智慧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世界秩序。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先秦时期的“天下”表达与边界实践
二、秦朝至明朝“天下”表达与边界实践的发展
三、清代“天下”表达的盈缩与边界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封、疆、界:中国古代早期对于域界的表示[J]. 鲁西奇.  史学集刊. 2020(01)
[2]“春秋国际法”研究思路之反思[J]. 张锋.  河北法学. 2014(10)
[3]长城与边界:明朝北疆边界意识及其前近代特征[J]. 赵现海.  求是学刊. 2014(04)
[4]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J]. 吕文利.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3 (03)



本文编号:3491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491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d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