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主义运动中的动员模式:一种关于怨恨政治的族群冲突解释
发布时间:2021-11-20 15:58
在少数族群中被视为具有威胁性的分离主义运动活跃的地区,族群认同很可能建立在某种排他性的族群身份基础之上。在此情况下,族群安全框架将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很容易引发族群间的紧张局势,甚至导致族群冲突升级。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为什么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分离主义运动中,动员模式会存在差异?换言之,为什么在寻求族群自决的过程中有些国家或地区会倾向于以经济目标为主,另一些会倾向于以政治目标为主,还有一些则倾向于以安全目标为主?在族群动员、争取独立的过程中,领导人试图赢得每一个潜在支持者的支持。由于分离主义者经常面临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因此他们特别需要内部的民众支持。在分离主义运动的动员模式中,领导人可能会避免提出族群排斥性的立场。本文认为,在多族群的国内环境中,以什么名义寻求实现分离目标有着极大的区别。排斥少数族群的言论有可能会引发族群冲突,而如果分离主义运动的动员模式是以族群包容性来作为基础框架,则不同族群之间的和平就更有可能实现。
【文章来源】: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0,4(02)
【文章页数】:2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对怨恨情绪:国家治理中的情绪管理[J]. 王丽萍. 中国图书评论. 2015(04)
[2]想象的报复: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怨恨”[J]. 王海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本文编号:3507665
【文章来源】: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0,4(02)
【文章页数】:2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对怨恨情绪:国家治理中的情绪管理[J]. 王丽萍. 中国图书评论. 2015(04)
[2]想象的报复: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怨恨”[J]. 王海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本文编号:3507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0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