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色实践进路:治理、生态与文化的三重互嵌
发布时间:2021-11-21 03:54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找寻特色的实践进路,既要切合中国的发展逻辑,又应观照世界的发展境况与问题。治理、生态与文化对应于中国之治、生态文明建设与和合文化三重实践进路,分别指向了世界治理资源不足、生态的全球失衡与紊乱以及西方价值国际失序与文明冲突,且治理、生态与文化三重进路融合了中国特色与世界的一般性两个特征。中国之治、生态文明建设与和合文化作为特色的实践进路,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彼此互嵌,形塑为稳定的三角结构,其以"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枢文本,驱动着不断纳新与革故,与新时代中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绩能和不足携手共进,共同绘写世界的美好未来。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的多维视角与文化分析——中国文化的自然、自觉、自省与自我实现之路[J]. 万君宝,李骏.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19(02)
[2]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相遇与交互式建构[J]. 付清松,李丽. 探索. 2019(04)
[3]国际秩序观塑构中的文化特质——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渊源[J]. 孙通,刘昌明. 太平洋学报. 2019(02)
[4]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国家治理之道[J]. 杨光斌,杨森. 探索与争鸣. 2018(10)
[5]人类命运共同体:近期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进一步探讨[J]. 车轴. 理论与改革. 2018(05)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底蕴[J]. 李青璇,李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4)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变革中国方案[J]. 杨金卫. 东岳论丛. 2018(05)
[8]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国“和”文化的承扬[J]. 梅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之维——基于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的反思与展望[J]. 裴士军,徐朝旭.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1)
[10]跨文明交流、对话式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贾文山,江灏锋,赵立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508720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的多维视角与文化分析——中国文化的自然、自觉、自省与自我实现之路[J]. 万君宝,李骏.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19(02)
[2]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相遇与交互式建构[J]. 付清松,李丽. 探索. 2019(04)
[3]国际秩序观塑构中的文化特质——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渊源[J]. 孙通,刘昌明. 太平洋学报. 2019(02)
[4]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国家治理之道[J]. 杨光斌,杨森. 探索与争鸣. 2018(10)
[5]人类命运共同体:近期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进一步探讨[J]. 车轴. 理论与改革. 2018(05)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底蕴[J]. 李青璇,李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4)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变革中国方案[J]. 杨金卫. 东岳论丛. 2018(05)
[8]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国“和”文化的承扬[J]. 梅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之维——基于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的反思与展望[J]. 裴士军,徐朝旭.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1)
[10]跨文明交流、对话式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贾文山,江灏锋,赵立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508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087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