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安全共同体建构:外部推力与内在进程
发布时间:2022-02-05 05:09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东盟安全共同体建构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方式。在对建构主义安全共同体理论批判吸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包含外来威胁与域外力量介入的外部推力与内在进程性要素——包括规范建构、交往与社会学习、国际组织与制度建设以及人民参与——共同推动了安全共同体的形成。这两方面的动力通过促进地区共同利益、增进成员国互信、塑造集体身份等方式来实现成员国对地区内部"和平变革"的期待,从而增强安全共同体的"一体化"。东盟安全共同体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缓慢向前发展。其中,应对外在安全威胁的共同需求及增强与域外力量抗衡筹码的共同利益促使成员国不断加强内部团结,而东盟集体身份也在与域外行为体的交往中得以实现。但地区内部进程中各要素的缓慢发展,导致共同体内部推动力不足,反过来制约了共同体的内在发展进程。
【文章来源】:东南亚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部分图文】:
外部推力作用方式
安全共同体的内在推动力主要包括规范建构、交往与社会学习、国际组织与制度建设,及人民的参与程度等四个进程性要素。这四个要素在共同体内部的发展程度越高,安全共同体建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主要通过影响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促成共同体内部集体身份认同的形成而与“对和平变革具有可靠预期”建立联系,最终造就安全共同体(见图2)。第一,规范对行为体共同身份的塑造。亚力克斯·贝拉米认为,规范在三个方面有助于安全共同体的建构:首先,它通过确定行为者是谁,赋予行为者权利与责任来促使共同体行为者的构成。其次,它限制行为者的活动。国际社会由规范构成,并由规范治理,行为者通过符合规范的行动获取社会内部的合法性。第三,规范在既定的社会互动模式的基础上,为国际社会创造了一种有意义的语言,以供行为者交流(24)。所以,规范能够塑造行为者的身份,改变其利益诉求,进而改变行为者的行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规范,并不意味着行为者的行为就会更为克制,相互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加和谐。一些具有冲突性的规范甚至会引起国际政治更大的矛盾与混乱。因此,能够促进“和平变革”的规范必须是积极、正向的规范,这种规范原则上应该崇尚和平、反对战争。
表1 东盟内外货物贸易往来与人员流动统计表(2000—2018年) 年份 东盟内部货物贸易(百万美元) 东盟与外部货物贸易(百万美元) 东盟内部人员往来(千人) 东盟外部人员往来(千人) 2000 166,846 592,255 15,916 23,221 2001 150,320 540,670 17,918 24,042 2002 159,909 553,908 18,791 24,971 2003 206,732 617,807 16,999 21,372 2004 260,968 810,988 22,173 26,910 2005 304,825 919,753 23,254 28,033 2006 352,873 1,052,360 25,397 31,518 2007 401,914 1,208,873 27,341 34,943 2008 470,230 1,426,927 30,276 35,329 2009 376,979 1,160,817 31,694 33,987 2010 502,864 1,498,579 35,043 38,710 2011 582,938 1,815,390 37,733 43,496 2012 605,640 1,874,952 39,846 49,380 2013 617,752 1,915,318 46,154 56,045 2014 608,114 1,927,095 49,223 55,861 2015 535,380 1,737,481 45,992 62,912 2016 516,575 1,722,025 46,570 68,996 2017 589,174 1,982,109 48,493 77,228 2018 650,729 2,174,534 49,692 85,577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2008、2015、2019年东盟年度数据报告整理,具体参见ASEAN, 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9, https://www.aseanstats.org/wp-content/uploads/2020/01/ASYB_2019.pdf, 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5, https://www.aseanstats.org/wp-content/uploads/2016/10/ASEAN-Statistical-Yearbook-2015_small_size.pdf; 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 https://www.aseanstats.org/wp-content/uploads/2017/07/ASYB_2008.pdf.说明:2009—2018年数据来自《东盟年度数据报告2019》,2004—2008年数据来自《东盟年度数据报告2015》,2000—2003年数据来自《东盟年度数据报告2008》。第二,东盟成员国之间的交往与互助推动了东盟成员国内部的社会学习进程。如在东盟成员国因灾害而蒙受经济社会损失时,其他成员国的守望相助,促进了东盟内部的互信与友谊。东南亚地区是一个热带风暴频发的地区,东盟海岛国家常常因受到热带风暴的袭扰而蒙受损失。2013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其毁灭性的破坏力给菲律宾造成了沉重打击,菲律宾12个省份受灾,超过1600万人受灾,共波及350万个家庭;死亡6300人,受伤人数为28,689人;共有1,084,762所房屋受损,其中595,149间房屋部分受损,489,613间房屋被完全摧毁,大约有400万人或90万个家庭流离失所。菲律宾几个机场、道路和港口都陷入瘫痪,通讯和电力设施几乎无法使用,损失总额高达21亿美元(43)。东盟迅速回应,并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呼吁国际社会为菲律宾提供援助,支持菲律宾救灾及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东盟派出CN-235, C-130飞机和海军舰艇向灾区运送食品、医疗用品、家用帐篷、饮用水及其他救济物品,向灾区部署了医疗队和救灾援助队,还建立了水净化系统、临时医院及移动医疗设施,以协助救灾。截至2013年12月,东盟和东盟成员国向灾区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总额估计超过600万美元(44)。东盟设置了“东盟对菲律宾台风海燕受灾地区恢复和重建的战略援助”项目,致力于为菲律宾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更多支持。这个战略援助项目包括东盟援助高级别会议、重建技术研讨会、重建利益攸关者会议、市政项目建设等四个部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全共同体”理论和东盟的实践[J]. 郑先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05)
本文编号:3614620
【文章来源】:东南亚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部分图文】:
外部推力作用方式
安全共同体的内在推动力主要包括规范建构、交往与社会学习、国际组织与制度建设,及人民的参与程度等四个进程性要素。这四个要素在共同体内部的发展程度越高,安全共同体建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主要通过影响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促成共同体内部集体身份认同的形成而与“对和平变革具有可靠预期”建立联系,最终造就安全共同体(见图2)。第一,规范对行为体共同身份的塑造。亚力克斯·贝拉米认为,规范在三个方面有助于安全共同体的建构:首先,它通过确定行为者是谁,赋予行为者权利与责任来促使共同体行为者的构成。其次,它限制行为者的活动。国际社会由规范构成,并由规范治理,行为者通过符合规范的行动获取社会内部的合法性。第三,规范在既定的社会互动模式的基础上,为国际社会创造了一种有意义的语言,以供行为者交流(24)。所以,规范能够塑造行为者的身份,改变其利益诉求,进而改变行为者的行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规范,并不意味着行为者的行为就会更为克制,相互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加和谐。一些具有冲突性的规范甚至会引起国际政治更大的矛盾与混乱。因此,能够促进“和平变革”的规范必须是积极、正向的规范,这种规范原则上应该崇尚和平、反对战争。
表1 东盟内外货物贸易往来与人员流动统计表(2000—2018年) 年份 东盟内部货物贸易(百万美元) 东盟与外部货物贸易(百万美元) 东盟内部人员往来(千人) 东盟外部人员往来(千人) 2000 166,846 592,255 15,916 23,221 2001 150,320 540,670 17,918 24,042 2002 159,909 553,908 18,791 24,971 2003 206,732 617,807 16,999 21,372 2004 260,968 810,988 22,173 26,910 2005 304,825 919,753 23,254 28,033 2006 352,873 1,052,360 25,397 31,518 2007 401,914 1,208,873 27,341 34,943 2008 470,230 1,426,927 30,276 35,329 2009 376,979 1,160,817 31,694 33,987 2010 502,864 1,498,579 35,043 38,710 2011 582,938 1,815,390 37,733 43,496 2012 605,640 1,874,952 39,846 49,380 2013 617,752 1,915,318 46,154 56,045 2014 608,114 1,927,095 49,223 55,861 2015 535,380 1,737,481 45,992 62,912 2016 516,575 1,722,025 46,570 68,996 2017 589,174 1,982,109 48,493 77,228 2018 650,729 2,174,534 49,692 85,577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2008、2015、2019年东盟年度数据报告整理,具体参见ASEAN, 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9, https://www.aseanstats.org/wp-content/uploads/2020/01/ASYB_2019.pdf, 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5, https://www.aseanstats.org/wp-content/uploads/2016/10/ASEAN-Statistical-Yearbook-2015_small_size.pdf; 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 https://www.aseanstats.org/wp-content/uploads/2017/07/ASYB_2008.pdf.说明:2009—2018年数据来自《东盟年度数据报告2019》,2004—2008年数据来自《东盟年度数据报告2015》,2000—2003年数据来自《东盟年度数据报告2008》。第二,东盟成员国之间的交往与互助推动了东盟成员国内部的社会学习进程。如在东盟成员国因灾害而蒙受经济社会损失时,其他成员国的守望相助,促进了东盟内部的互信与友谊。东南亚地区是一个热带风暴频发的地区,东盟海岛国家常常因受到热带风暴的袭扰而蒙受损失。2013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其毁灭性的破坏力给菲律宾造成了沉重打击,菲律宾12个省份受灾,超过1600万人受灾,共波及350万个家庭;死亡6300人,受伤人数为28,689人;共有1,084,762所房屋受损,其中595,149间房屋部分受损,489,613间房屋被完全摧毁,大约有400万人或90万个家庭流离失所。菲律宾几个机场、道路和港口都陷入瘫痪,通讯和电力设施几乎无法使用,损失总额高达21亿美元(43)。东盟迅速回应,并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呼吁国际社会为菲律宾提供援助,支持菲律宾救灾及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东盟派出CN-235, C-130飞机和海军舰艇向灾区运送食品、医疗用品、家用帐篷、饮用水及其他救济物品,向灾区部署了医疗队和救灾援助队,还建立了水净化系统、临时医院及移动医疗设施,以协助救灾。截至2013年12月,东盟和东盟成员国向灾区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总额估计超过600万美元(44)。东盟设置了“东盟对菲律宾台风海燕受灾地区恢复和重建的战略援助”项目,致力于为菲律宾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更多支持。这个战略援助项目包括东盟援助高级别会议、重建技术研讨会、重建利益攸关者会议、市政项目建设等四个部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全共同体”理论和东盟的实践[J]. 郑先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05)
本文编号:3614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61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