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场域原理的网络空间主权生成逻辑
发布时间:2022-02-17 12:21
网络空间是人类借助科技进步不断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空间,在研究网络空间主权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其技术属性。借鉴网络工程中的原理,可以将该空间解构为由物理域、逻辑网络域和社会域构成的多重场域,各个场域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根据历史上主权在其他空间中的生成规律,网络主权的生成也需要满足几个要件:对主权必要性的共识、对主权边界的确定、国家对主权边界内疆域的控制、国家对来自主权边界外侵略行为的及时、有力回应。目前,随着各国对网络空间的控制欲不断增强,这些要件在各个场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即便现有的技术条件对于主权的正式建立仍不够充分,未来的技术体系迭代也有望与之适应。因为不同实力、不同类型的行为体都将认识到,网络空间越发接近于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改变无政府状态,共建以国家为主导、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新体系,才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好选择。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空间多重场域的技术属性
(一)网络空间概念的辨析
(二)网络空间的多重场域构成
二、主权在新空间生成的规律与要件
(一)对新空间主权必要性的认知共识
(二)确定新空间主权边界的客观依据
(三)国家对主权边界内疆域的实质控制
(四)国家对来自主权边界外侵略行为的有效回应
三、主权在网络空间的生成逻辑
(一)网络空间主权边界的明确
(二)国家对网络空间主权界限内疆域的全面控制
(三)国家对网络空间外来安全威胁的有效防御
(四)网络空间主权生成的逻辑映像
四、结语:网络空间国际社会的未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空间的攻防平衡与网络威慑的构建[J]. 沈逸,江天骄.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02)
[2]网络空间主权研究[J]. 方滨兴,邹鹏,朱诗兵. 中国工程科学. 2016(06)
[3]论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的正当性、影响因素与治理策略[J]. 杨嵘均. 政治学研究. 2016(03)
[4]网络边疆的治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新场域[J]. 许开轶.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07)
[5]日本网络安全战略:发展、特点及借鉴[J]. 王舒毅.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1)
本文编号:3629393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空间多重场域的技术属性
(一)网络空间概念的辨析
(二)网络空间的多重场域构成
二、主权在新空间生成的规律与要件
(一)对新空间主权必要性的认知共识
(二)确定新空间主权边界的客观依据
(三)国家对主权边界内疆域的实质控制
(四)国家对来自主权边界外侵略行为的有效回应
三、主权在网络空间的生成逻辑
(一)网络空间主权边界的明确
(二)国家对网络空间主权界限内疆域的全面控制
(三)国家对网络空间外来安全威胁的有效防御
(四)网络空间主权生成的逻辑映像
四、结语:网络空间国际社会的未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空间的攻防平衡与网络威慑的构建[J]. 沈逸,江天骄.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02)
[2]网络空间主权研究[J]. 方滨兴,邹鹏,朱诗兵. 中国工程科学. 2016(06)
[3]论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的正当性、影响因素与治理策略[J]. 杨嵘均. 政治学研究. 2016(03)
[4]网络边疆的治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新场域[J]. 许开轶.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07)
[5]日本网络安全战略:发展、特点及借鉴[J]. 王舒毅.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1)
本文编号:3629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62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