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科技外交: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06 19:49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全球化思维也成为衡量当今世界各国政策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科技外交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开展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外交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扩展的学术课题,本文就此课题分五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主要分析了科技外交的含义及其特点。了解和认识科技外交是论述科技外交的前提,这一部分首先阐明了外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科技外交的内涵、特点和表现形式,指出其与经济外交、政治外交等外交形态的异同。第二部分为背景和意义研究,主要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条件下中国加强科技外交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三部分为科技外交的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从科学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国际体系演变、大国兴衰、国际形象塑造三个方面),科技外交具有的兼容性和外溢性,科技外交的效能评估三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科技外交所具有的“软硬兼施”、“恩威并用”的特征作为科技外交的理论核心。第四部分为实践分析和理性思辨,该部分通过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建立、发展直至解散来分析科技外交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第五部分是关于中国科技外交的分析,该部分首先...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 学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念界定:科技外交
1.1 外交
1.2 科技外交
1.2.1 科技外交定义
1.2.2 科技外交与其它外交形态的区别与联系
1.2.3 科技外交的特点和性质
1.3 科技外交的形式
第二章:科技外交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2.1 科技外交兴起的时代背景
2.1.1 科学技术与日俱增的重要性以及信息革命对传统外交的深刻影响
2.1.2 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2.2 科技外交兴起的现实意义
2.2.1 全球问题的兴起及其对策
2.2.2 当前国家面临国际责任的巨大压力
第三章:科技外交的理论基础
3.1 科学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1.1 国际体系演变
3.1.2 大国兴衰
3.1.3 国际形象塑造
3.2 科技外交具有兼容性和外溢性
3.2.1 科技外交的兼容性: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切合
3.2.2 科技外交的外溢性:功能外溢效应的体现
3.3 科技外交效能评估
3.3.1 共同利益驱动
3.3.2 国际环境驱动
3.3.3 合作观念驱动
第四章:科技外交案例分析
4.1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介
4.1.1 美国发起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起源
4.1.2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建立
4.1.3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变化发展
4.1.4 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解散
4.2 科技外交在巴黎统筹委员会的作用分析
4.2.1 国际体系演变、大国兴衰角度
4.2.2 科技外交效能评估角度
第五章:关于中国科技外交的思考
5.1 中国科技外交史
5.2 当前中国科技外交概况
5.3 中国科技外交的主要挑战
5.4 中国科技外交的主要机遇
结论:大力提升科技外交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670263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 学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念界定:科技外交
1.1 外交
1.2 科技外交
1.2.1 科技外交定义
1.2.2 科技外交与其它外交形态的区别与联系
1.2.3 科技外交的特点和性质
1.3 科技外交的形式
第二章:科技外交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2.1 科技外交兴起的时代背景
2.1.1 科学技术与日俱增的重要性以及信息革命对传统外交的深刻影响
2.1.2 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2.2 科技外交兴起的现实意义
2.2.1 全球问题的兴起及其对策
2.2.2 当前国家面临国际责任的巨大压力
第三章:科技外交的理论基础
3.1 科学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1.1 国际体系演变
3.1.2 大国兴衰
3.1.3 国际形象塑造
3.2 科技外交具有兼容性和外溢性
3.2.1 科技外交的兼容性: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切合
3.2.2 科技外交的外溢性:功能外溢效应的体现
3.3 科技外交效能评估
3.3.1 共同利益驱动
3.3.2 国际环境驱动
3.3.3 合作观念驱动
第四章:科技外交案例分析
4.1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介
4.1.1 美国发起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起源
4.1.2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建立
4.1.3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变化发展
4.1.4 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解散
4.2 科技外交在巴黎统筹委员会的作用分析
4.2.1 国际体系演变、大国兴衰角度
4.2.2 科技外交效能评估角度
第五章:关于中国科技外交的思考
5.1 中国科技外交史
5.2 当前中国科技外交概况
5.3 中国科技外交的主要挑战
5.4 中国科技外交的主要机遇
结论:大力提升科技外交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670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67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