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明演进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
发布时间:2022-10-10 21:10
<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一方面依赖大自然繁衍生息,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与大自然进行命运抗争,由此演进出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可以描述成这样一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图景——人类从一个"点"开始,在地球上不断繁衍,不断迁徙,留下了为数不多的早期文明痕迹;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后,这些断断续续的文明之"线"逐渐扩大为大大小小的文明之"面";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由科学技术支撑的产业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扩张到全世界各地,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全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逻辑起点
1. 大自然是人类与社会的母体。
2. 人类思维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大自然的组成部分。
3. 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随着文明形态的变化而改变。
二、人类文明进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历史前提
1. 人类命运在劳动实践中改变。
2. 人类文明的进步唤醒人类从命运自发走向命运自觉。
3. 人类在文明的演进中书写着自己的命运。
三、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新生力量
1. 科学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的探索。
2. 工业革命引发资产阶级的世界性扩张。
3. 科学技术导致人类在时空中的生存状态发生深层改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人类文明的演变与演替[J]. 叶文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4)
[2]人类文明发展三阶段新论[J]. 易小明. 求索. 2010(03)
[3]人类文明的求同性及其自然差异限度[J]. 易小明,聂文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5)
[4]人类文明变迁的系统论分析[J]. 秦松寿.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03)
[5]人类文明的进程──五次信息革命[J]. 张祖英. 中国妇运. 1999(01)
[6]浅析自然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J]. 候德贤.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7(03)
本文编号:369035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逻辑起点
1. 大自然是人类与社会的母体。
2. 人类思维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大自然的组成部分。
3. 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随着文明形态的变化而改变。
二、人类文明进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历史前提
1. 人类命运在劳动实践中改变。
2. 人类文明的进步唤醒人类从命运自发走向命运自觉。
3. 人类在文明的演进中书写着自己的命运。
三、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新生力量
1. 科学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的探索。
2. 工业革命引发资产阶级的世界性扩张。
3. 科学技术导致人类在时空中的生存状态发生深层改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人类文明的演变与演替[J]. 叶文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4)
[2]人类文明发展三阶段新论[J]. 易小明. 求索. 2010(03)
[3]人类文明的求同性及其自然差异限度[J]. 易小明,聂文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5)
[4]人类文明变迁的系统论分析[J]. 秦松寿.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03)
[5]人类文明的进程──五次信息革命[J]. 张祖英. 中国妇运. 1999(01)
[6]浅析自然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J]. 候德贤.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7(03)
本文编号:3690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6903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