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伊朗政策的知觉解释
发布时间:2023-02-19 18:33
本文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伊朗政策出台的原因作出心理学的解释。文章借用层次分析法,在对国际环境和美伊国内政治经济状况作出分析之后,指出系统分析对于美国对伊遏制的时机、程度和范围无法作出回答,而微观层面对决策者考查将有助于弥补解释上的缺憾。在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时,不仅仅是根据史实指出美国决策者对客观环境和决策对象(伊朗及其行为)的认识,更在于对这种认识形成的心理动因进行考察。而之所以要考察认识的形成过程,是因为不同的人对当时的决策环境和伊朗及其行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环境因素要通过人的心理因素才能起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揭开对伊决策的“黑箱”。 文章在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决策者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时,借鉴了国际关系认知心理学派的知觉理论成果,对这些理论进行了验证。文章以史实为基础,证实了相关知觉倾向确实在两任政府的对伊决策层中存在,知觉理论的证实过程也就为美国对伊朗的决策过程作出了知觉分析,弥补了系统分析对遏制政策演变的解释缺失,并为美国对伊朗采取更加合理、可行的政策提供了启示。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心理学与认知学派的知觉理论
第一节: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研究
一、心理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二、心理学在国际关系中的研究方向
三、心理学在国内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现状
第二节:国际关系认知学派的主要知觉理论
一、统一性知觉(perception of centralization)
二、过高估计自身重要性的知觉(overestimating one's own importance)
三、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四、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五、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伊朗政策的知觉解释
第一节:系统分析的缺失和微观层面知觉解释的必要性
一、国际环境的分析
二、国内层面的分析
三、系统分析的缺失和微观层次分析的必要性
第二节:探寻美国对伊朗决策的知觉解释
20世纪90年代之前美国对伊朗的政策
第一阶段 (1989年1月—1992年10月)——“维持现状,审慎观望”。
第二阶段 (1992年10月—1995年5月)——“有限遏制,促伊转变”。
第三阶段 (1995年5月—1997年8月)——“全面遏制,强化制裁”。
第四阶段 (1997年8月—2001年1月)——“持续遏制,有限接触”。
第三节:知觉理论在本文中的选择性应用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6742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心理学与认知学派的知觉理论
第一节: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研究
一、心理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二、心理学在国际关系中的研究方向
三、心理学在国内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现状
第二节:国际关系认知学派的主要知觉理论
一、统一性知觉(perception of centralization)
二、过高估计自身重要性的知觉(overestimating one's own importance)
三、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四、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五、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伊朗政策的知觉解释
第一节:系统分析的缺失和微观层面知觉解释的必要性
一、国际环境的分析
二、国内层面的分析
三、系统分析的缺失和微观层次分析的必要性
第二节:探寻美国对伊朗决策的知觉解释
20世纪90年代之前美国对伊朗的政策
第一阶段 (1989年1月—1992年10月)——“维持现状,审慎观望”。
第二阶段 (1992年10月—1995年5月)——“有限遏制,促伊转变”。
第三阶段 (1995年5月—1997年8月)——“全面遏制,强化制裁”。
第四阶段 (1997年8月—2001年1月)——“持续遏制,有限接触”。
第三节:知觉理论在本文中的选择性应用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6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74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