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印度舰队与早期中美关系1835-1844
发布时间:2023-03-31 17:45
早期的中美贸易最早可以追溯到1784年“中国皇后号”使华,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中美贸易逐年递增。但由于美国政府倡导自由贸易,美商并未受到政府过多的支持,在对华贸易中也受到英国等其他殖民国家的竞争。美国海军以贸易保护为名逐渐开始涉足远东地区,随着与该地区一些国家通商合约的签订,美国在该地区设立了常驻的舰队编制——东印度舰队。东印度舰队以护航为名,开始往来于中国的沿海地区。鸦片战争爆发前后,东印度舰队在中英冲突中最初采取不干涉的立场和中立的态度,希望以此能够保持在华利益。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加尼对于英国人以条约确立在华利益的做法颇为欣赏,便积极投入到获取在华最惠国待遇的谈判中去,表明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1843年,美国派遣特使顾盛来华与清政府商谈条约事宜。东印度舰队引发的“徐亚满事件”成为了美国争取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契机,美国也第一次通过“炮舰政策”来胁迫清政府,望厦条约的签订确立了美国在华的治外法权,中国的内河也进一步开放给了美国海军和其他列强势力。总的来看,东印度舰队的在华行动对于早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文章结构
第一章 贸易转型——东印度舰队的建立
第一节 美国在早期中美贸易中的困境
第二节 早期美国海军在中国海域附近的活动
第三节 远东特使来华与东印度舰队的成立
第二章 条约前后——鸦片战争中的东印度舰队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夕的美国海军
第二节 美国对于鸦片战争的反应
第三节 加尼来华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 东印度舰队与《望厦条约》的签订
第一节 顾盛使华与内河航行权的交涉
第二节 “徐亚满事件”与领事裁判权的交涉
第三节 东印度舰队与中美《望厦条约》的影响
结语:美国海军对早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附录一:历任东印度舰队司令及在任时间表(1835-1868)
附录二:清朝美国驻广州领事列表(1785-1910)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75511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文章结构
第一章 贸易转型——东印度舰队的建立
第一节 美国在早期中美贸易中的困境
第二节 早期美国海军在中国海域附近的活动
第三节 远东特使来华与东印度舰队的成立
第二章 条约前后——鸦片战争中的东印度舰队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夕的美国海军
第二节 美国对于鸦片战争的反应
第三节 加尼来华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 东印度舰队与《望厦条约》的签订
第一节 顾盛使华与内河航行权的交涉
第二节 “徐亚满事件”与领事裁判权的交涉
第三节 东印度舰队与中美《望厦条约》的影响
结语:美国海军对早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附录一:历任东印度舰队司令及在任时间表(1835-1868)
附录二:清朝美国驻广州领事列表(1785-1910)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75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77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