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对象与目标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07 15:14

  本文关键词:中国侨务公共外交:对象与目标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侨务公共外交 华侨华人 中国故事 中国形象 认同


【摘要】:近年来,随着侨务工作被纳入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轨道,侨务公共外交引起了政界及学界关注。中国侨务公共外交刚起步,如何以侨为"桥"讲述中国故事,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借助社会分层方法对侨务公共外交的对象进行了"精英"与"草根"的二元划分,探讨了分群的依据及意义,提出了侨务公共外交应细分群体;应以精英工作为主,发挥其导向作用;应以草根工作为辅,达到稳定基本面的观点。其次,从对策的角度,分别依据"影响力"和"认同"两个核心因素再对精英群体和草根群体进行细分,针对细分群体的不同特点,明确实践中应侧重的工作重点及具体目标,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关键词】侨务公共外交 华侨华人 中国故事 中国形象 认同
【分类号】:D634;D822
【正文快照】: 后冷战时期,政治的宽松化、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技术的进步为公众介入外交提供了可能,公共外交快速发展。海外有5000多万华侨华人,是我国侨务工作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涉侨工作侧重于鼓励海外华侨华人助力我国的经济建设及呼应有关国家统一的政治议题,并未将侨务与国家的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8期

2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沟通新视角[J];国际观察;2008年01期

3 徐莹;;中国公共外交的三大亮点[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Z1期

4 廖宏斌;;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5 胡百精;;公共外交的语境、内涵与形态[J];国际公关;2009年02期

6 傅莹;;重视公共外交[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09期

7 陈昊苏;;加强公共外交 提升国家形象[J];对外传播;2009年12期

8 郜颖炜;;北京奥运中的公共外交浅析[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9 檀有志;;错位与调适: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探析[J];美国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10 叶靓;邵育群;;美国“公共外交2.0”:现状与发展趋势[J];当代世界;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庆国;;崛起中的中国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2 韩方明;;中国公共外交:趋势、问题与建议[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3 加藤嘉一;;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4 赵新利;;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李巍;;对中国公共外交经典案例的一次深入剖析——评《中国世博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吴思科;;西亚北非变局为中国公共外交带来新机遇[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7 赵会民;;“中日小大使”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8 赵新利;;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政策及启示[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9 吴泽林;;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文献综述[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10 郑万通;;公共外交是全民的事业[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妍;开展公共外交拓展履职领域[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赵启正;提升公共外交的自觉意识[N];新华日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 王尔山;美式公共外交的新延伸[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曲星;中国公共外交顺势而为[N];人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淼;公共外交:匹夫有责的外交新视野[N];中国改革报;2010年

6 包松娅;推进公共外交 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记者 顾意亮;全国政协与上海市政协联合调研世博会公共外交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包松娅;外事委:全力推进公共外交[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记者 司晋丽;成立民间机构推进公共外交[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记者 周宁;加强公共外交 提升国家形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阿雷(Alireza Khoshrou);冷战后中美新公共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5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6 袁王珏;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中的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曾琳智;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曲文娜;中国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0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30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