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20:00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舆论 国家安全 国家利益 舆论引导 舆论传播 媒体


【摘要】:冷战后,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力量的推动下,各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非传统安全的凸显及综合安全观共识的逐渐达成并没有否定和改变不同国家间利益矛盾这一传统安全总根源的性质,只不过其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新媒体日益发展过程中,国家舆论由于贯穿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国家的影响更为复杂,作用也更为深远。国家间的利益矛盾由此更多的以舆论斗争方式体现出来,西方国家更是以其强大的传播实力大肆推行舆论扩张和舆论霸权,不遗余力地在国际社会上散布歪曲中国的言论,这对中国国家的话语权构成了直接威胁。各国特别是中国在越来越多地重视经济安全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因国家间利益矛盾而产生的空前的国家舆论安全,并将其视为一个现实和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论述既是与时俱进的科学论断,也是对国家舆论安全的风险预警。在这种背景下,将国家舆论安全纳入国家整体安全战略筹划之中并对其深入研究,无疑对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是一项亟需解决的紧迫任务。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以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为主题,从多个维度展开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 国家舆论安全基本理论。本章在借鉴中外学者已有成果基础上,从“舆论”的特征、形成、舆论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国家舆论对其它舆论具有统摄、引领价值。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国家舆论安全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探讨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内在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出发点及其落脚点,就是要使国家舆论在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基本功能不受威胁和损害。同时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其以党性原则为指引、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以舆论导向为核心等观点为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国家舆论安全的战略地位。本章分析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凸显,提出了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国家舆论安全凸显的主要根源。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国家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家舆论作为文化传播载体之一,’真有同文化一样的柔性力量,它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可以消除任何形式的刚性抗力,对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面临的形势。本章首先从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现实境况入手,提出了国际上“妖魔化”中国的涉华舆论以及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对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其次,从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指出了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西方政治思潮入侵、西方意识形态强烈扩张、国内外舆论融合对我国国家舆论传播与引导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而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不仅增加了国家舆论危机控制难度、放大了国家舆论危机程度,而且也模糊了国家舆论危机边界。社会转型使得国家舆论整合能力、自我更新能力、认同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及审视。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立,为中国维护国家舆论安全奠定了基调,并成为了构建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重要主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尽管其中经历了许多曲折过程,但总体来讲,确保了国家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其中也还存在着决策“思想库”管理模式滞后、宣传管理体制高度集权、国家舆论危机管理机制不足、国家舆论引导思维范式难脱其窠臼等问题。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镜鉴及启示。本章选取苏联及美国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为案例,系统分析了苏联演变的国家舆论因素。同时,从目标和手段等方面深入审视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指出了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的实质就是要维护其头号强国和世界霸权的地位。最后,通过对苏联解体及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的深刻认识,提出了要维护国家舆论安全,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以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构建。本章基于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家安全高度及多角度视野,针对当前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综合性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系统,是确保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机制。同时,提出要提高国家舆论传播和引导能力,还必须增强国家舆论自我影响力、探索国家舆论传播技巧、拓宽国家舆论传播渠道。并且提出了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个认同”教育及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三方面的具体路径,提高公民素养以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侵害。最后针对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舆论安全因国际传播不平衡而面临严峻挑战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应在建立传播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建立区域性传媒联合体及加强互联网建设三方面寻找出路。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第一,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该课题具有定的前沿性和创新。目前随着国家舆论安全重要性的凸显,对国家舆论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这些成果较为零散,从全面深入探讨的尚还没有人做过尝试。因而,本文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 第二,本文根据目前“舆论安全”及其它领域安全的定义,对“国家舆论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和解说。该定义使“国家舆论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第三,深入挖掘并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维护国家舆论安全的指导思想。即要以党性原则为指引、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以舆论导向为核心等观点。这不仅为维护国家舆论安全找到了指导方针,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第四,对建国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在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挖掘出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所取得的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全文进行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而本文不仅体现了立足于从发展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维度展开系统研究,而且也侧重历史考察,又着重理论分析。 第五,通过对苏联及美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对比审视,重点凝练出了当代中国应该如何鉴诫苏联及美国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提出了当代中国在维护国家舆论安全方面应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以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第六,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本文将国家舆论安全工作作为一种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转换、价值导引和理论武装层面的工作。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转型、新媒体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要加强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个认同”教育及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以不断巩固社会的心理认同和思想基础,构筑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思想防线。
【关键词】:国家舆论 国家安全 国家利益 舆论引导 舆论传播 媒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20;G206
【目录】:
  • 内容摘要4-8
  • Abstract8-14
  • 目录14-18
  • 0. 导论18-39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8-22
  • 0.1.1 选题背景19-21
  • 0.1.2 研究意义21-22
  • 0.2 文献综述22-33
  • 0.2.1 舆论研究现状及述评23-29
  • 0.2.2 安全研究现状及述评29-33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33-35
  • 0.4 研究方法35-37
  • 0.5 研究的主要创新及不足37-39
  • 0.5.1 研究的主要创新37-38
  • 0.5.2 研究的不足38-39
  • 1. 国家舆论安全基本理论39-65
  • 1.1 舆论及其形成39-46
  • 1.1.1 舆论的概念和特征40-42
  • 1.1.2 舆论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42-44
  • 1.1.3 舆论的形成44-46
  • 1.2 国家舆论安全46-56
  • 1.2.1 国家舆论安全的含义46-51
  • 1.2.2 国家舆论安全与国家利益51-53
  • 1.2.3 国家舆论安全的主要内容及特点53-56
  • 1.3 马克思主义维护国家舆论安全的指导思想56-65
  • 1.3.1 以党性原则为指引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56-58
  • 1.3.2 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58-60
  • 1.3.3 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60-62
  • 1.3.4 以正确舆论导向为核心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62-65
  • 2. 国家舆论安全的战略地位65-88
  • 2.1 国家舆论安全问题的凸显65-68
  • 2.1.1 全球化催生了国家舆论安全形态65-66
  • 2.1.2 信息化发展倍增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力量66-68
  • 2.2 国家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68-81
  • 2.2.1 国家舆论安全对政治安全的影响68-72
  • 2.2.2 国家舆论安全对经济安全的影响72-74
  • 2.2.3 国家舆论安全对文化安全的影响74-77
  • 2.2.4 国家舆论安全对社会安全的影响77-81
  • 2.3 国家舆论安全之于中国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意义81-88
  • 2.3.1 国家舆论安全是确保综合国力增强的强力保障81-83
  • 2.3.2 国家舆论安全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坚实支撑83-85
  • 2.3.3 国家舆论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呼吁85-88
  • 3.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面临的形势88-109
  • 3.1 国际涉华舆论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威胁88-93
  • 3.1.1 国际涉华舆论的偏向89-90
  • 3.1.2 国际涉华舆论攻击中国的主要问题90-92
  • 3.1.3 国际涉华舆论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92-93
  • 3.2 民族分裂主义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危害93-97
  • 3.2.1 民族分裂主义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表现形式94
  • 3.2.2 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宣扬的分裂舆论94-96
  • 3.2.3 民族分裂主义舆论带来的影响96-97
  • 3.3 全球化给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带来的历史性冲击97-101
  • 3.3.1 西方政治思潮入侵对国家舆论导向性基础的消解97-99
  • 3.3.2 西方意识形态强烈扩张对国家舆论斗争态势的加剧99-100
  • 3.3.3 国内外舆论融合对国家舆论传播管理的考验100-101
  • 3.4 社会转型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形成的根本性挑战101-105
  • 3.4.1 社会阶层分化对国家舆论整合力的削弱101-102
  • 3.4.2 利益诉求多元化对国家舆论自我更新的震荡102-103
  • 3.4.3 社会矛盾复杂化对国家舆论认同感的降低103-105
  • 3.5 新媒体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深刻性影响105-109
  • 3.5.1 新媒体的“权力分化”弱化了国家舆论危机控制105-106
  • 3.5.2 新媒体的“聚合效应”放大了国家舆论危机程度106-107
  • 3.5.3 新媒体的“碎片性”模糊了国家舆论危机边界107-109
  • 4.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及审视109-126
  • 4.1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109-118
  • 4.1.1 毛泽东时期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110-113
  • 4.1.2 邓小平时期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113-116
  • 4.1.3 世纪之交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116-118
  • 4.2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审视118-126
  • 4.2.1 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经验总结118-122
  • 4.2.2 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122-126
  • 5.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镜鉴及启示126-142
  • 5.1 苏联解体的国家舆论不安全因素126-132
  • 5.1.1 苏共对国家舆论传播规律的违背127-128
  • 5.1.2 苏共对国家舆论引导阵地领导权的放弃128-129
  • 5.1.3 苏共对国家舆论自我更新能力的缺失129-130
  • 5.1.4 苏共对西方舆论攻势的失守130-132
  • 5.2 西方发达国家舆论安全战略---以美国为例132-137
  • 5.2.1 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的演变与目的132-134
  • 5.2.2 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特点134-137
  • 5.3 苏联及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137-142
  • 5.3.1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避免国家舆论导向危机137-139
  • 5.3.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避免政权合法性危机139-140
  • 5.3.3 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避免民族和社会冲突140-141
  • 5.3.4 坚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避免西方舆论打压141-142
  • 6.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构建142-178
  • 6.1 健全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系统: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基础工程142-150
  • 6.1.1 健全国家舆论安全管理思想库143-145
  • 6.1.2 提高国家舆论安全管理整体创新能力145-147
  • 6.1.3 完善国家舆论安全危机管理机制147-150
  • 6.2 提高国家舆论传播和引导能力: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核心工作150-161
  • 6.2.1 全面提升国家舆论自身影响力151-154
  • 6.2.2 全面探索国家舆论传播技巧154-158
  • 6.2.3 全面拓宽国家舆论传播渠道158-161
  • 6.3 夯实国家舆论安全思想防线: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长期任务161-169
  • 6.3.1 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161-164
  • 6.3.2 加强公民“四个认同”教育164-167
  • 6.3.3 加强公民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167-169
  • 6.4 重塑国际传播新秩序: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制高点169-178
  • 6.4.1 国际传播新秩序含义及争论169-172
  • 6.4.2 国际传播秩序的不平衡172-174
  • 6.4.3 重塑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基本途径174-178
  • 7. 结语178-180
  • 参考文献180-192
  • 后记192-193
  • 致谢193-194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194-1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丁柏铨;;对新中国建立以来舆论形态的历史考察[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3 童兵;;深化改革 拓宽公民舆论表达空间[J];当代传播;2011年02期

4 王勇桂;夏禹;;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掌控意识形态的途径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5 韩源;;国家文化安全引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6 李红革;秦廷国;;全球化语境中普遍性价值观与多样化价值观的博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7 王瑾;;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8 赵强;;从舆论安全视角看苏联演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9 周国平;;信息化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安全策略[J];党建研究;2010年06期

10 周庆安;;政治传播年代的舆论安全和知情民主——读《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J];对外大传播;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超海;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本文编号:585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85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