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群—川越茂1936年谈判
发布时间:2017-07-30 04:14
本文关键词:浅析张群—川越茂1936年谈判
【摘要】:1936年9月15日开始的张群-川越茂谈判是全面抗战爆发前中日之间最后一次谈判,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次。这场谈判涉及经济、军事、航空合作等诸多领域。在历时83天的谈判中,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把自己放在平等谈判者的位置,多次对日方的要求提出对案,试图阻止日本进一步的侵华行径,也为避免战争做最后的尝试。然而中日在华北问题上的矛盾导致了谈判最终破裂,宣告了国民政府以外交手段阻止日本侵略的尝试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没能充分认识到日本企图侵吞整个中国的野心,才抱有以谈判“改善国交”的幻想。退一步讲,也没能达到拖延战争到来的目标,这与其谈判前期准备不足和策略失当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外交谈判 中日关系 张群 川越茂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2.33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7-8
- 二、文献综述8-10
- 三、研究方法10
- 四、创新和不足10-11
- 第一章 谈判背景概述11-19
- 第一节 中国的国内形势和对日政策11-14
- 一、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和平派的没落和中国的国内形势11-12
- 二、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12-14
- 第二节 日本军部法西斯政权的确立和对华方针14-16
- 一、军部法西斯政权的确立14-15
- 二、战前日本对华方针15-16
- 第三节 中日前期关于“广田三原则”的交涉16-19
- 一、“广田三原则”的由来16-17
- 二、中日前期谈判气氛17-19
- 第二章 张群-川越茂谈判的主要议题19-31
- 第一节 中日关于华北问题的谈判19-24
- 一、日“共同防共”设想和国民政府的处境19-20
- 二、中日在华北问题上的谈判20-24
- 第二节 中日在联航问题上的交涉24-26
- 一、联航问题的由来和中日的前期谈判24-25
- 二、中日关于联航问题的谈判25-26
- 第三节 有关“国交调整”的一般问题26-31
- 一、成都事件和北海事件26-27
- 二、取缔排日27-28
- 三、取消协定28-31
- 第三章 张群-川越茂谈判分析31-43
- 第一节 最佳替代方案(BATNA)31-35
- 一、最佳替代方案的概念和作用31-32
- 二、南京政府可用的替代方案及自身选择32-35
- 第二节 议题设定策略35-39
- 一、议题设定及议题突显度35-36
- 二、中方在议题设定上的策略问题36-39
- 第三节 实力的运用39-43
- 一、谈判中的“实力”概念40
-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谈判实力40-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附件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爽;;1936年张群与川樾茂谈判的日方史料[J];民国档案;2013年04期
2 萧李居;;中日外交谈判述略(1935~1936)[J];抗战史料研究;2012年01期
3 周舟;;国际谈判中的议题联系[J];东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4 梁晓君;;外交谈判战略浅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2期
5 郑华;;外交谈判中的权力研究——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例(1969—1972)[J];国际论坛;2007年04期
6 吴蓓;;中日交涉与张群对日外交策略[J];东北亚论坛;2007年02期
7 傅玉能;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彭敦文;国民政府针对中日华北“共同防洪”问题的政策措施略论[J];江汉论坛;2001年01期
9 严如平;张群在1936年中日外交谈判中的强硬态度[J];民国春秋;1994年04期
10 丁晓杰;试析日本军部势力的逐步加强及在日本法西斯化中的作用[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本文编号:592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9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