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共外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23:03

  本文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共外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外交 春秋战国 中国特色 思想 实践 启示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此时期内的各诸侯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它们之间的不断兼并和互盟形成了看似杂乱无序却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国际关系大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在外交思想、制定外交策略上审时度势,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并因时因地的积极进行实践,使得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外交智慧多彩绽放的伟大时代,这其中也大量涉及了公共外交领域。本文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共外交思想与实践存在并有为今所用,为今所鉴的作用和意义的基本假设为切入点,主要对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思想和实践的内容特色以及其与公共外交相关理论契合度等两方面进行论述。文章共为六个部分,引言中详细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对象、研究概念澄清、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六个内容。第一章重点回顾梳理了公共外交在理论发展上的新旧之争与实践过程中的原则和特色。第二章主要归纳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间格局与主要诸子大家相关的外交思想流派。第三章结合上述论述,发掘并提炼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的思想精华与实践特点。第四章,把研究发现与当今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状况结合,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对今日的启示作用。最后,在第五章中总结阐述整体研究的结论、意义及可继续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特色鲜明的公共外交思想和广泛多样的实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得到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乐忧天下”、“以德怀远”,“散游诸侯”的公共外交思想;重视会盟活动仪式等形式、重视女性及说客精英个体和重视文化意涵内容交流的公共外交经验在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两方面对当今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外交 春秋战国 中国特色 思想 实践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8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对象的确立9-10
  • 1、问题的提出9-10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10-12
  • 1、公共外交的含义与范围10-11
  • 2、春秋战国时期的国与外交11-12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的述评12-15
  • 1、公共外交的相关研究现状12-14
  • 2 、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的相关研究现状14-15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15-16
  • 1、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15-16
  • 2、本文存在的创新点与意义16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章节内容16-18
  • 第一章 公共外交理论发展及实践概述18-22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理论的新旧之争18-19
  • 1、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外交18
  • 2、新公共外交的发展趋势18-19
  •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理论特点19-20
  • 1、建构主义的公共外交19
  • 2、心灵政治的公共外交19-20
  • 3、软实力的公共外交20
  •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实践特点20-22
  •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概论22-26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整体格局22-23
  •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23-26
  • 1、仁义学派23
  • 2、仁爱思想23-24
  • 3、王道,霸道24
  • 4、纵横思想24
  • 5、自然学派24-26
  •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的整体归纳26-31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的思想提炼26-27
  • 1、“和而不同”的理想观26
  • 2、“乐忧天下”的民心导向26-27
  • 3、“以德怀远”的德服天下27
  • 4、“散游诸侯”的纵横造论27
  •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的实践总结27-31
  • 1、会盟形式的公共外交27-28
  • 2、通婚形式的公共外交28-29
  • 3、说客形式的公共外交29-30
  • 4、商贸往来的公共外交30-31
  •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的启发意义31-37
  • 第一节 我国公共外交的现状及问题31-33
  • 1、我国公共外交的现状31-32
  • 2、我国公共外交面临的问题32-33
  •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的今日启示33-37
  • 1、公共外交指导思想的继承33-34
  • 2、公共外交实践经验的借鉴34-37
  • 第五章 结论37
  • 注释37-40
  • 参考文献40-42
  • 后记及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杰令;春秋邦交思想述论[J];求是学刊;2003年01期

2 徐杰令;春秋会盟礼考[J];求是学刊;2004年02期

3 叶自成,庞s,

本文编号:596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96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