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与跨境安全治理
发布时间:2017-07-31 05:21
本文关键词: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与跨境安全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 跨境安全 安全治理 澜湄次区域
【摘要】:跨境安全问题是影响中国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5个下湄公河国家政治经济合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关系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水平能否冲破瓶颈的重要条件。现有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湄公河委员会等多边机制对于跨境安全问题捉襟见肘、应对不力。2015年11月中国提出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其合作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3个重点领域。因此,该机制的建立为解决次区域内跨界安全问题、深化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国展现其国际秩序建设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本文先就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跨境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内的跨境安全问题、根源与影响,最后指出通过夯实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的互信基础,构建跨境安全治理的合作平台,发挥中国在跨境安全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发挥次国家政府的能动作用,处理好与域外国家和其他合作机制的竞合关系,开展跨境安全治理的早期收获等路径来发挥澜沧江—湄公河机制的跨境安全治理作用,有效应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跨境安全问题。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南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 跨境安全 安全治理 澜湄次区域
【基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南亚安全格局对我国家安全战略影响及对策研究”(15ZDA064) 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云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 “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项目
【分类号】:D815.5
【正文快照】: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南亚研究中心,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53706)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以下简称澜湄次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周边外交的重要工作对象,而这两项工作的成效受到次区域内跨境安全问题的深刻制约。一直以来,区域内存在多个合作机制,如大湄公河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亮;;欧盟参与东亚安全治理:行动与局限[J];太平洋学报;2011年06期
2 王伟光;;把治理引入国家安全领域——安全治理研究评介[J];国际关系研究;2014年01期
3 崔顺姬;余潇枫;;安全治理: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新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1期
4 张茗;;“全球公地”安全治理与中国的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5期
5 王驰;孙晓凤;;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安全治理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江涛;;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国家安全治理[J];国际展望;2014年03期
7 钟振明;;欧盟在国际安全治理中的功能与挑战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埃米尔·J·科什纳;吴志成;巩乐;;欧盟安全治理的挑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李东燕;;从平民保护到安全治理——加强联合国与所在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合作[J];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03期
10 郑先武;;大国协调与国际安全治理[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磊;大国协调与跨区域安全治理[D];南京大学;2013年
2 李晓飞;试析英国的网络安全治理[D];外交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597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9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