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政治制约因素

发布时间:2017-08-06 05:02

  本文关键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政治制约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欧盟 中欧关系 政治关系 制约因素


【摘要】:中国与欧盟建交以来,在经济、政治、人文等多个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日益深化,构建起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四十年间,中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欧盟也由最初以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共同体发展为如今拥有28个国家,5亿多人口,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国家联合体。中欧关系如今已成为国际舞台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推动着国际关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欧关系始终难以摆脱“政冷经热”的不平衡状态,政治制约因素不仅阻碍着信任的建立,也不利于经贸、人文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欧之间虽然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但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在人权问题上的理解和政策差异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摩擦,加之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令持续二十余年迟迟不得解除,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机制的不成熟性也损害了其政策的高效性、连贯性、一致性。如今中欧双方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而政治制约因素已经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最重要的障碍。本文在回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沿革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双边关系中四大政治制约因素:意识形态的对立,人权观念的差异,武器禁运的难题,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弊端。进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克服政治制约因素的几点思考,如对待差异保持理性客观,适当降低对欧盟的期望,以核心成员国作为外交发力点,多方面推进欧亚大陆政治联动,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全方位合作等,力求弥补该领域研究现状的不足,为我国对欧盟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思路,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和平、稳定、健康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欧盟 中欧关系 政治关系 制约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国际关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2.35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4
  • 一、选题意义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11-14
  • 第一章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沿革14-22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冷战结束期间的中欧关系14-16
  • 第二节 冷战结束以来的中欧关系16-17
  • 第三节 中欧关系存在问题的实质:战略性不足17-22
  • 一、目标不对称17-18
  • 二、合作不平衡18
  • 三、政治对话不成熟18-20
  • 四、政治互信不足20-22
  • 第二章 制约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政治因素22-52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对立22-28
  •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和功能22-23
  • 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成因23-25
  • 三、欧盟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成因25-26
  • 四、中欧意识形态的对立及其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制约26-28
  • 第二节 人权观念的差异28-35
  • 一、人权保护机制的思想起源和现代发展28-30
  • 二、中国的人权状况30-32
  • 三、欧盟对华人权外交32-33
  • 四、中欧人权对抗的实质及其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制约33-35
  • 第三节 武器禁运的难题35-45
  • 一、欧盟对华武器禁运事件概览35-38
  • 二、武器禁令缺乏合法合理性38-41
  • 三、近年来中国对武器禁运的应对之策41-44
  • 四、解禁难题的深层原因和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制约44-45
  • 第四节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机制的弊端45-52
  • 一、欧盟决策机制的演进45-47
  • 二、《里斯本条约》改革后的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47-48
  • 三、对华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及其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制约48-52
  • 第三章 克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政治制约因素的思考52-60
  • 第一节 对待差异保持理性客观52-53
  • 第二节 适当降低对欧盟的期望53-54
  • 第三节 以核心成员国作为外交发力点54-55
  • 第四节 多方面推进欧亚大陆政治联动55-57
  • 第五节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全方位合作57-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惠民;展望新世纪的中欧关系[J];w挛胖芸,

本文编号:628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628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