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东亚秩序 安全—经济关联 合成的结构现实主义 均势 霸权
【摘要】:东亚地区秩序研究的传统观点是将安全领域和经济领域割裂开来,忽视了地区秩序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通过结合安全和经济两个基本领域以及均势和霸权两种地区格局,作者提出了一个合成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框架,对国际和地区体系转型的路径提供了更为精致的论述。根据互动领域(安全/经济)和体系状态(均势/霸权)两个维度划分,无论是全球还是地区层次,国际体系都可以被区分为完全均势、部分均势、完全霸权和部分霸权四种基本形态。国际体系转型是在这四种模式之间或短暂或漫长的交替转换,而不是简单地从一个均势发展到另一个均势,或者从一个霸权转移到又一个霸权。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体系经历了从完全霸权到部分霸权的发展,目前呈现出向完全均势过渡的态势,但体系转型进程及其最终形态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东亚地区体系转型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动以及地区内各国的战略调整与关系组合,尤其是各方如何在变动中寻求实力分配与利益分配之间的重新匹配。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东亚秩序 安全—经济关联 合成的结构现实主义 均势 霸权
【分类号】:D815
【正文快照】: 当前,东亚处在典型的权力变迁进程之中。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这种态势格外引人瞩目。在国际政治现实的驱动下,来自不同理论立场的学者都试图从各自的视角为东亚地区秩序的走向与前景问题提供答案,在东亚权力转移的所处阶段、未来走向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角色等问题上产生了并不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丰;;国际利益格局调整与国际秩序转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2 刘丰;陈志瑞;;东亚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一种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解释[J];当代亚太;2015年04期
3 孙学峰;刘若楠;欧阳筱萌;;等级视角下的美国单极体系走向[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4 李巍;张哲馨;;战略竞争时代的新型中美关系[J];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01期
5 刘若楠;;地区等级体系衰落的路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12期
6 蒲晓宇;;霸权的印象管理——地位信号、地位困境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9期
7 秦亚青;;国际体系、国际秩序与国家的战略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07期
8 林利民;;如何认识国际秩序(体系)及其转型?[J];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07期
9 韦宗友;;中美战略妥协与东亚安全秩序构建[J];国际观察;2014年04期
10 邝云峰;刘若楠;;美国的朝贡体系[J];国际政治科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馨;;亚太安全新架构建设——核心理念、现实行动与未来路径[J];国际展望;2016年06期
2 杜盼盼;;潜藏在《奥特曼》系列中的“文化霸权”倾向[J];名作欣赏;2016年27期
3 刘乐;;左右逢源还是进退两难:朴槿惠时期的韩国在中美间的两端外交[J];当代亚太;2016年04期
4 董柞壮;;中国外交转型中的外交投入[J];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04期
5 姚璐;刘雪莲;;中国与国际秩序的耦合性试析[J];国际观察;2016年04期
6 葛红亮;;南海局势“失衡”下东盟的区域安全实践[J];南洋问题研究;2016年02期
7 李益波;;安静的合作:美马军事关系的演进及前景[J];太平洋学报;2016年05期
8 刘丰;;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05期
9 史田一;;地区风险与东盟国家对冲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05期
10 刘城晨;翟新;;战略调适与联盟瓦解:分化联盟的实践路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学峰;刘若楠;欧阳筱萌;;等级视角下的美国单极体系走向[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2 李巍;;人民币崛起的国际制度基础[J];当代亚太;2014年06期
3 刘若楠;;地区等级体系衰落的路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12期
4 查雯;;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变背后的国内政治因素[J];当代亚太;2014年05期
5 阎学通;;道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5期
6 左希迎;;美国战略收缩与亚太秩序的未来[J];当代亚太;2014年04期
7 李巍;唐健;;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角色与中国学者的理论契机[J];国际政治研究;2014年04期
8 李巍;孙忆;;理解中国经济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亚伯拉罕F.劳文特尔;;衰落或复兴:21世纪初美国的走向[J];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04期
10 门洪华;;地区秩序建构的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小鼎;;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2 汪新生;王春强;;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宇杰;结构现实主义[N];学习时报;2000年
2 幸尧 赵磊;结构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思·华尔兹[N];学习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治军;美韩同盟与东亚安全:一种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大元;气候谈判格局变化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3年
2 李家成;结构现实主义视阈下的国家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辛本健;肯尼斯·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4 刘敏;结构现实主义与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邱芬;谎言中的真实[D];青岛大学;2013年
6 曾勇;结构与国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一先;多重理论视角重新解读戴高乐时期(1958-1966)法国北约政策的成因[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4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69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