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3:06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安全观 中国新安全观 和谐世界 安全战略 和平发展
【摘要】: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动,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威胁国家安全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与此相适应,中国对安全威胁来源、安全内涵、安全主体、安全维护手段、安全理想追求等问题做了新的回答和阐述。以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就是对这些新的安全威胁最新阐释的思想结晶。中国新安全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理论意蕴,不仅继承了建国以来中国传统国家安全思想,而且也吸收了国际流行的“新安全观”的合理内核,是维护中国自身、地区乃至世界安全的重要安全指导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国新安全观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的成功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安全观在中亚和东盟的安全实践充分证实,大小国家间可以在国家间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合作,以实现共荣共存与共同安全的目标。由此,中国新安全观也极具重要的实践价值。新世纪初,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新安全观的深化和发展,是中国新安全观对实现理想安全追求的最新升华。二者是实现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中国新安全观是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原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缺乏可操作性。为弥补其不足,需要在新安全观指导下筹划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动态性的国家安全战略,并根据国内外安全形势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对国家安全起到更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新安全观指导下,并充分考虑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战略文化及其社会制度等方面基础上,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之路,和平发展由此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对国家安全相关理论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两代领导集体的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历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采取将政治学、军事战略学、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共党史等多学科视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新安全观的确立、实践、追求及其指导下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新安全观的发展及其和平发展安全战略的完善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建议性思考。 本文包括引言和六章正文内容。 引言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 正文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框架:对安全、国家安全及其安全战略相关概念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比较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经典安全范式,为中国新安全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历程。笔者以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及其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国家安全观进行了梳理分析。尽管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家安全观的专门论述,但是他们关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政治思想至今仍有宝贵的理论价值,是中国新安全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中国新安全观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核心内涵、理论意蕴以及理论创新价值。与国际流行的“新安全观”比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安全观是实现国家间“相互安全”、“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为目标的新时期国际关系安全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当前解决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而形成的有效可行的安全新理论。 第四章应用具体案例分析了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践过程。中国新安全观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的发展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起来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地区多边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路径和面临的机遇也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着重对中国新安全观关于实现理想安全目标追求进行了中国式的探索。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安全观的深化与升华,符合人类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需要。笔者主要侧重于对新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及其对和谐世界建设面临的挑战探索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与思考。 第六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中国新安全观是具体的原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为了使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应在其指导下制定可行的具有动态性的国家安全战略。笔者沿着这个逻辑思路,对世界强国崛起的启示价值进行深刻总结,从国家安全战略整体构建的视角论述了和平发展作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的必然性,并针对中国外部安全面临的挑战实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传统安全观 中国新安全观 和谐世界 安全战略 和平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22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2-14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4-19
-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19-20
- 四、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主要问题20-22
- 第一章 国家安全观研究的相关理论22-55
- 一、 安全与国家安全22-29
- (一) 安全概念的历史由来22-23
- (二) 安全概念的界定23-29
- 二、 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战略29-34
- (一) 国家安全观的概念与分类29-32
- (二) 国家安全战略内涵、构成与制约要素32-34
- 三、 国家安全研究的演化34-38
- 四、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安全研究基本范式38-55
- (一) 现实主义国家安全范式38-42
- (二) 自由主义国家安全范式42-49
- (三) 建构主义国家安全范式49-52
- (四) 对三种主流国家安全研究范式的几点评论52-55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初步形成与调整创新55-81
- 一、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初步形成55-66
- (一) 形成的时代背景55-58
- (二) 形成的思想渊源58-60
- (三) 主要内容60-66
- 二、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调整创新66-81
- (一) 形成的时代背景66-71
- (二) 形成的思想渊源71-75
- (三) 主要内容75-81
- 第三章 中国新安全观的确立81-121
- 一、 形成的时代背景81-87
- (一) 国际背景81-84
- (二) 国内背景84-87
- 二、 形成的思想渊源87-90
- (一) 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彰显与弘扬87-89
- (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89-90
- (三)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逻辑前身和发展90
- 三、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与核心内涵90-97
- (一) 中国新安全观概念的提出与演进91-93
- (二) 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涵93-97
- 四、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意涵97-110
- (一) 把相互安全作为安全政策实施的必要前提98
- (二) 把综合安全作为安全内涵的重要特征98-105
- (三) 把共同安全作为安全追求的最终目标105-107
- (四) 把合作安全视为安全实现的有效途径107-110
- 五、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创新价值110-121
- (一) 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学说的新发展111
- (二) 中国关于传统安全观重要理论范畴的新思索111-113
- (三) 中国关于大国崛起模式的新宣示113-116
- (四) 中国关于发展国家关系的新准则116-119
- (五) 中国关于软实力提升的新体现119-121
- 第四章 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践—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为例121-145
- 一、 上海合作组织:中国新安全观的光辉典范121-132
- (一) 上海合作组织诞生的国际背景121-124
- (二) 上海合作组织十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124-128
- (三)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其解决对策128-132
- 二、 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中国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132-145
- (一) 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成效显著133-136
- (二) 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的障碍因素136-139
- (三) 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的新动力139-145
- 第五章 和谐世界:中国新安全观的深化与升华145-160
- 一、 和谐世界理念的三个渊源145-150
- (一)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和谐世界”理念形成的深厚根基146-147
- (二) 西方文化的和谐思想是“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来源147-149
- (三) “和谐世界”理念是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扬光大149-150
- 二、 和谐世界理念对新安全观的深化和发展150-152
- (一) 实现国家之间利益的和谐151
- (二) 实现世界的共同进步与共同繁荣151-152
- (三) 实现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152
- 三、 和谐世界理念对国际安全作用的时代价值152-154
- (一) 和谐世界理念是世界理想主义的新目标152-153
- (二) 和谐世界理念为国际社会公平与善治提供了新范式153
- (三) 和谐世界理念是构建国际规范理论的一次伟大尝试153-154
- 四、 中国在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与挑战154-157
- (一) 中国在和谐世界建设中的成就154-155
- (二) 中国在和谐世界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障碍155-157
- 五、 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基本路径157-160
- (一) 实现从“应然”的理想规范向“实然”的现实规范转变157
- (二) 凸显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理性设计157-158
- (三) 强化各种文明的对话与交流158
- (四) 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58-160
- 第六章 新安全观下中国和平发展国家安全战略的选择160-187
- 一、 世界强国崛起的启示价值160-167
- (一) 地区性守成、世界性扩张安全战略与主要强国崛起161-163
- (二) 综合国力是大国崛起与确保国家安全的基石与前提163-165
- (三) 国际公共治理的软实力提升是促进世界进步的有效助推力165-167
- (四) 要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战略,维持现有国际体系和秩序167
- 二、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外部威胁与挑战167-174
- (一) 从全球层面,美国对中国施加了全方位的战略威胁与围堵168-169
- (二) 从地区层面,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169-174
- 三、 新安全观下构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相关思考174-187
- (一)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与任务174-177
- (二)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方针177-179
- (三)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179-181
- (四) 新安全观下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安全战略的几点建议181-187
- 结论187-189
- 参考文献189-200
- 后记200-202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2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世平;理解中国的安全战略[J];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03期
2 郭新宁;;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方针[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阎学通;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J];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11期
4 高强;江泽民“新安全观”的创新成就和历史贡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郭洁;;不能承受的大国之重——对20世纪苏联崛起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739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73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