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外交: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文化外交: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军事与外交 中美关系 文化外交 软权力 中国对外关系文化“短板”
【摘要】:伴随中国向全球大国成长的"烦恼"之一是中外之间相互理解上的不平等、非对称。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所造成的。同时,也与中国自身的文化现代化水平和文化外交能力相对滞后有关。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变革,还是全面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都要求中国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从思想创新、体制改革、能力建设、产业扶持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补齐文化外交的"短板"。就未来中美关系而言,如果中国不能及时地改进文化影响力,不能创设与经济赶超战略等量齐观的对外文化战略及精良的运行机制,那么无论合作愿望多么强烈,也难以使美国确信"合作"将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唯一价值取向。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当代文化外交的内在机理和发展规律加以总结,对中国文化外交存在的"短板"做出剖析,力图推动建立一个跨层次的研究框架用以解释文化外交,丰富文化外交理论,推进中国与世界文化融合,保障对外战略的平稳、可持续实施。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关键词】: 美国军事与外交 中美关系 文化外交 软权力 中国对外关系文化“短板”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拉关系及对拉战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125;D822
【正文快照】: 文化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恒定要素之一。然而,作为精神存在的文化是容易感知, 却难以准确计量,这也造成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长时间地处于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硬权力”笼罩之下,仅被视作一种间接影响对外决策思维和行为的隐性要素,而难以受到学者的青睐。(1)冷战结束后,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月;王琼;;对美国文化外交政策影响之评析[J];理论观察;2005年06期
2 张清敏;;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彭新良;;外交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关于文化外交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邓显超;;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兴起的必然[J];天府新论;2006年06期
5 梁红泉;;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外交[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门艳玲;谢桂玲;;文化外交刍议[J];当代经理人;2006年12期
7 孙红霞;;简析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文化外交[J];山东电大学报;2007年01期
8 胡文涛;;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刘乃歌;张中华;徐成芳;王娱;;论中国文化外交的使命与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郑晓旭;;浅谈美国对华文化外交[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鲁世巍;;我国文化外交的机遇、挑战与战略思考[A];公共外交季刊2012冬季号(总第12期)[C];2012年
2 龚青;;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外交述论[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3 张根海;;文化外交:向世界传播中国——评《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A];公共外交季刊2011秋季号(总第7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正昆 徐庆超;文化外交:构建中国国际形象的有效路径[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胡文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文化外交: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学良 实习生 于琦;文化“全球化”,,中国如何搞好“文化外交”[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4 赵可金;开辟文化外交新格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5 湛眉;软实力与文化外交[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文化部部长 蔡武;文化外交唱响国际舞台[N];人民日报;2013年
7 欧阳安;文化如何从幕后走向外交舞台前沿(上)[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 李辉;文化外交影响深远[N];人民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君荣;新时期文化外交展示多彩中国形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评论员 ;提高文化外交的能力[N];中国文化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简涛洁;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2 缪开金;中国文化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殿凤;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余惠芬;文化外交:理论、实践与比较[D];暨南大学;2009年
3 徐小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外交[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詹佳;论中国文化外交的世博契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明霞;试论战后日本文化外交[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贺溪;美国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文化外交中的作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温利鹏;英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D];外交学院;2009年
8 赵雯靓;浅析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其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9 潘培杰;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外交探析[D];青岛大学;2010年
10 周美娟;论冷战后中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0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78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