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软实力提升
发布时间:2017-09-04 07:10
本文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软实力提升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就国家的硬实力来看,中国可以说已经步入了大国的行列,中国的崛起也为全世界所瞩目。纵观世界历史,几乎所有的大国崛起都与战争有关,同时中国又是曾经遭受过西方列强凌辱的国家,或许是西方学者所定义的“不满现状的大国”,所以中国的崛起会引发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是否要改变世界秩序,选取战争的形式实现崛起有所担忧。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意识形态与西方所主导的意识形态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的崛起所面临的阻力会更大。面对这样的困境,中国的崛起将何去何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崛起的方式往往比崛起本身更受关注,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对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国的崛起应该是其综合国力的提升,而综合国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在我国硬实力已经强大的时候要同时重视软实力的提升。纵观世界史,所有大国的崛起其国家软实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崛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的崛起是需要软实力。另一方面,鉴于历史和现实的条件,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即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这就更需要提升国家软实力。因为软实力的根本特征就是其非强制性,这与和平崛起中的和平性是不谋而合的。而分析中国目前的软实力,有优势也有问题。优势在于,中国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与时俱进的观念、“中国模式”的吸引力以及正积极塑造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文化价值出现了偏差、国家认同和信任度下降、国民素质的缺憾和人才的流失、以及国力的发展与国际机构中的身份不相称;这些都表明目前提升国家软实力成为当务之急。而面对这样的现状,中国将如何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也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论文选择了以“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软实力提升”作为研究主题,在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深化对软实力理论和外交学中的国家形象理论的理解,力图从历史与时代的发展的角度,反思和探讨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这种研究对于已经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将推进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政策、认同中国的行为,推动中国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并为21世纪的持续发展及和平崛起增加文化自觉。简言之,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说,对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研究都是一件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尤其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更是当务之急。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议题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文章或研究数据等材料搜集、整理,加以利用;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与历史上已崛起大国的比较分析及现实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和平崛起及软实力提升问题。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势必要选择和平的方式,而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要注重自身软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全球化 和平 崛起 软实力 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引言10-20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4
- 1. 研究背景10-13
- 2. 研究意义13-14
- (二)研究综述14-18
- (三)本文研究框架、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18-20
- 1. 本文的基本框架、内容18
- 2. 研究方法18-19
- 3. 本文的难点与创新19-20
- 二、全球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20-27
- (一)全球化与大国崛起20-23
- 1. 崛起的涵义20
- 2. 全球化的特性20-22
- 3. 全球化的特性对大国崛起的影响22-23
- (二)全球化下中国的和平崛起23-27
- 1. 可能性的理论分析23-24
- 2. 可能性的现实条件24-25
- 3. 中国和平崛起的本质25-27
- 三、和平崛起与软实力的关联27-33
- (一)软实力的涵义、特点27-28
- 1. 软实力的涵义27
- 2. 软实力的特点27-28
- (二)全球化下和平崛起中的软实力28-33
- 1. 大国崛起需要软实力28-29
- 2. 全球化背景下的和平崛起需要软实力29-33
- 四、中国软实力现状分析33-41
- (一)中国拥有的软实力资源33-36
- 1. 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33-34
- 2. 在艰难中适应挑战的变革能力34
- 3. “中国模式”的成果,改变了西方模式唯一化的格局34-35
- 4. 正面的国家形象和稳定灵活的外交政策35-36
- (二)中国软实力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36-41
- 1. 和经济发展方式相联系的民生方面的隐忧36-37
- 2. 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间存在着剪刀差37-38
- 3. 教育的失误及人才的流失38
- 4. 腐败现象接踵不断,影响中国精英阶层的形象38-39
- 5. 国力的发展与国际机构中的身份安排不相称39-41
- 五、中国和平崛起的软实力提升的展望41-46
- (一)在硬实力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对软实力的理解41-42
- (二)提升教育,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42
- (三)提升社会人文发展质量,推进“法治中国”的发展42-43
- (四)提升廉洁政府的国内形象及制度建设,以政务诚信推动社会诚信43-44
- (五)提升参与国际制度制定、修定的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研究生期间主要学术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少民;;大国基石[J];百姓;2007年05期
2 陈汝东;;论国家话语能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李智;试论摩根索的均势理论及在当代的应用[J];东北亚论坛;2000年01期
4 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5 唐世平;中国的崛起与地区安全[J];当代亚太;2003年03期
6 柳红霞;;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国家权力[J];当代亚太;2007年02期
7 阎学通;;世界格局走向及中国的机遇[J];当代亚太;2008年05期
8 杨原;;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9 张骥,齐长安;软国力竞争与苏联解体[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4期
10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国际观察;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朱成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田建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安秀伟;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90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79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