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速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签署之原因及两岸的反应
发布时间:2017-09-07 06:04
本文关键词:美国速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签署之原因及两岸的反应
更多相关文章: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美国 海峡两岸反应
【摘要】:2016年2月4日,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代表在新西兰奥克兰正式签约,标志着持续多年的谈判正式结束,随即将进入各国国内的审批程序。在此之前的2015年10月5日,参与TPP的12个谈判国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就已经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议题领域内达成一致意见。这一规模庞大且复杂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协议,何以在短时间内受美国影响迅速达成并签署,而海峡两岸又将如何看待TPP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两岸政策的调整,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从TPP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美国是速推此轮协议达成与签订的最大推手。美国基于经济与政策两方面的考量选定由四国所达成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4)作为基础平台,在宣布参与后迅速开始扩容并加速谈判进程。对于美国力推TPP快速签署的原因,文章引用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框架,从个人、国家以及系统三个层次对进行解释与说明。首先,“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最瞩目的标签,也将成为其最为重要的政治遗产,却惟独在经济方面由于TPP的艰难谈判而受阻。而奥巴马本人也希望在最后的总统任期内有所作为,致力于推动TPP的签署并获得通过,跻身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列;其次,贸易促进授权在国会得以通过为TPP的签署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前提保障。虽然贸易促进授权并不能保证TPP文本最终能获得国会的支持,但却会在程序上大大简化了流程。也正是因为在取得了这一快轨授权,允许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最终的贸易协定,并且不经修改,直接进行投票表决,减轻了其他成员国的担忧与顾虑;再次,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趋势明显加速,建设亚太自贸区的构想成为区域内各国的愿景与共识,美国从自身经济发展、地缘政治层面考量,不仅欲参与更要主导整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TPP需要抢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达成之前签署完毕,从而有利于在中国影响力不断攀升的形势下抢占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先机。TPP的签署预示着“经济北约”雏形的初现,这也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深刻改变着亚太地区的政经格局。中国更应审慎,不应盲目跟风急于加入TPP谈判。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攀上,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TPP对中国的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着力部署好“一带一路”倡议,协同推进互联互通的进程,以反制将来TPP可能带来的冲击与不利影响。蔡英文及民进党赢得台湾最高领导人/立法委员大选胜利后,如何兑现竞选期间的承诺,理想化地绕开中国大陆并加入TPP谈判将成为蔡英文执政后的难题之一。而中国大陆方面也应该在区域经济、岛内政治格局重组之际,进一步反思与调整现有的对台政策方针。
【关键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美国 海峡两岸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44;D618;D871.2;F1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中英文译名表8-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9-11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9
- 1.1.2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9-11
- 1.2 研究现状与评述11-14
- 1.2.1 美国的表层意图维度11-12
- 1.2.2 美国的深层意图维度12-14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14-16
- 1.3.1 层次的划分14-15
- 1.3.2 层次分析的应用15-16
- 1.4 章节结构与创新之处16-17
- 1.5 概念界定17-19
- 第2章 TPP的战略背景与发展历程19-31
- 2.1 TPP推行的战略背景19-25
- 2.1.1 经济层面19-22
- 2.1.2 政策层面22-25
- 2.2 TPP的发展历程25-31
- 2.2.1 太平洋五国构想到P4阶段25-27
- 2.2.2 TPP的迅速成长及协议的签署27-31
- 第3章 快速签署的层次分析31-41
- 3.1 奥巴马的标签及其政治遗产31-34
- 3.1.1 亚太再平衡的目标及意图31-32
- 3.1.2 奥巴马及其最后任期的盘算32-34
- 3.2 贸易促进授权的通过34-36
- 3.2.1 贸易促进授权的历史机制34-35
- 3.2.2 贸易促进授权通过的影响及隐患35-36
- 3.3 占据区域经济整合的主导权36-41
- 3.3.1 亚太自贸区构想的提出及美国的考量36-38
- 3.3.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挑战38-41
- 第4章 台海两岸的态度与反应41-51
- 4.1 TPP的潜力及变数41-42
- 4.2 中国大陆对于TPP的态度及反应42-45
- 4.2.1 中国大陆对于TPP的态度43-44
- 4.2.2“一带一路”的策略应对44-45
- 4.3 台湾的反应与两岸政策的反思45-51
- 4.3.1 台湾加入TPP谈判的设想45-48
- 4.3.2 新形势下两岸政策的反思48-51
- 第5章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58
本文编号:807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0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