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国家形象”的概念辨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01:33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视域下“国家形象”的概念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 国家形象 国家实力 国家声誉 媒介镜像
【摘要】:中西方学者在对国家形象进行概念界定时,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脉络:基于"信息资本"的"国家实力"论;基于"公众感知"的"国家声誉"论;基于"媒介表征"的"媒介镜像"论。中西方学者在界定"国家形象"的内涵时,虽然已经意识到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主客体关系,但忽视了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构建"对话性中国形象"的理念将有助于破除建构主义国际关系视域下单一的技术主义路线,将国家形象的建构路径放置于多元、开放与互动的语境。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国家形象 国家实力 国家声誉 媒介镜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12AXW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1;D822
【正文快照】: 1989年,奥纳夫第一个从国际关系学的意义上提出了“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这一概念。建构主义之所以得名如此在于它的一个核心观点:社会世界是施动者在客观环境中建构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施动者和结构是互相建构的,因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晓光;;朝核问题的建构主义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1期
2 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2期
3 白阳;;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美国“第一夫人”外交初探——以米歇尔·奥巴马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06期
4 李国恒;;中国外交的形式特征及其社会性解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5 张润;;中美新冷战何以能够避免:一个建构主义的解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蔺锐;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军事交流(1979-2010)[D];河南大学;2011年
2 任为林;从退役将领交流看两岸军事互信的构建[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11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1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