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维护南海国家权益的战略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08 11:13

  本文关键词: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维护南海国家权益的战略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南海主权 地缘政治 领土争端


【摘要】: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南海主权与领土争端逐渐变得尖锐。该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直接关系到亚太地区各国家的安全及中国国家的安全问题,此外还涉及到包括美国等地区之外的大国利益,可以说波及范围非常广。在处理南海问题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优先考虑自身国家的实际利益,这就加重了该问题的复杂性,不仅只是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还涉及到历史问题及法律问题等。近年来,南海周边国家借机制造舆论,频频向中国发难。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当前南海地缘政治的基本格调,将有助于我国解决南海问题及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所以想要更好地维护中国国家的利益,注重加强对南海问题的研究非常必要。在分析南海整顿问题上引入地缘政治理论,充分发挥地缘政治理论在维护我国海上正当权益的作用,即从地缘政治理论角度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南海地区地理的概述;以及对南海是中国的重要依据的分析,有效提升了我国享有南海主权的说服力。运用该理论总结中国目前的地缘政治环境新态势,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且归纳出中国构建和谐地缘关系的具体措施。文章通过搜集大量的历史资料及研究文献,运用理论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充分分析了南海地缘政治的环境问题,南海争端的由来,并对其格局及秩序进行梳理。通过对东南亚相关国家的南海政策,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盟主要国家的南海政策、立场以及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从其对南海岛屿的占领与能源的开发、南海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渔业资源、应对中国在南海地区不断增长的力量、东南亚国家与中国高政治领域合作机制的缺失等方面探析了东南亚相关国家与东盟南海政策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列举并分析了区域外大国:美国、日本、印度、前苏联等国的南海政策及其对南海格局的影响。本论文遵循以下原则:诸岛主权归我,不容置疑;协商各国主权平等,和平共处;寻求合作支点,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和平解决争端。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了维护中国南海国家权益的战略对策:针对南海问题潜在的对抗性,努力建立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南沙海域能源的共同开发;适时运用国际司法程序,争取有利的外交态势;加强海军力量建设,捍卫中国海权。此外,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是从南海地缘政治价值和南海相关方在南海的利益诉求的两个层面,对南海利益相关方南海地缘政治各方的现行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南海地缘政治的本质,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应对南海错综复杂政治格局的措施。
【关键词】:南海主权 地缘政治 领土争端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2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 研究背景12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6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16-17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17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南海地缘政治与南海相关国家的南海政策18-28
  • 2.1 南海地区地理概述18
  • 2.2 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的重要证据18-21
  • 2.3 南海争端的由来与南海相关国家的南海政策21-23
  • 2.4 南海相关国家的南海政策以及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23-25
  • 2.5 南海相关国家的南海政策背后的原因25-28
  • 第三章 区域外大国的南海政策及其对南海格局的影响28-35
  • 3.1 美国对南海的政策以及影响28-30
  • 3.2 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30-32
  • 3.3 印度的南海政策及影响32-33
  • 3.4 前苏联及俄罗斯对南海的政策及影响33-35
  • 第四章 维护中国南海国家权益的战略对策35-44
  • 4.1 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35-39
  • 4.2 努力建立东亚安全合作机制39-40
  • 4.3 积极推动南沙海域能源的共同开发40-41
  • 4.4 适时运用国际司法程序,争取有利的外交态势41-42
  • 4.5 加强海军力量建设,捍卫中国海权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俊元;;地缘政治规律再探[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7期

2 胡二杰;;东亚地缘政治结构与中国和平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葛汉文;;反思与重塑:批判视角下的地缘政治理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郑异凡;;苏联崩溃与地缘政治[J];探索与争鸣;2011年12期

5 宋静;杨烨;;捷克地缘政治思想之争[J];兰州学刊;2012年03期

6 袁南生;;中国千年外交与地缘政治[J];同舟共进;2012年12期

7 约翰·蔡尔德,马振岗;拉丁美洲的地缘政治思想[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8 杰弗里·帕克;张望;;二十世纪西方地缘政治思想的连续与变化[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2年01期

9 吴映梅;论地缘政治思想的演变[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10 苏畅;地缘政治中的新中亚──评《帝国之后──中亚新的地缘政治》[J];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 梅新育;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越炒越离谱了[N];上海证券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张环;“多事之秋”来临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N];金融时报;2014年

3 温凯迪;招金期货:地缘政治危机趋于平静 金银价格分化到此为止[N];中国黄金报;2014年

4 主持人 范媛;地缘政治危机将全球金融拖向何方[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5 北京金汇北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曾庆龙;地缘政治事件或持续不断 金价将随之起舞[N];中国黄金报;2014年

6 程实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地缘政治动荡为何没有推高油价[N];东方早报;2014年

7 巴西坎迪德·门迪斯大学文化多样性研究所所长 因瑞克·罗德里格斯·拉雷塔;关注知识的地缘政治特点[N];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金融学博士 吴志峰;力拓“过河拆桥”背后的地缘政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王天龙;美国“重返亚太”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复杂[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任卫东;谁在制造东亚地缘政治地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敬东;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地缘政治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6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矫正;冷战后俄罗斯南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睿君;俄罗斯地缘政治进程及其与乌克兰的关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刘保强;“政治性民意”的时空扩展及其地缘政治经济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方天建;冷战以来柬埔寨地缘政治变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云;冷战后泰国地缘政治中的大国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雪;苏联解体后俄印政治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暴宣麟;地缘政治视角下俄罗斯对中亚五国的政策[D];黑龙江大学;2015年

7 金哲;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维护南海国家权益的战略对策[D];延边大学;2015年

8 谷合强;地缘政治与当代亚太移民[D];暨南大学;2007年

9 任江;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澳中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曹阳;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13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13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