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的国际话语权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4:29
本文关键词: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的国际话语权构建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采取外交新举措,提出外交新理念,匠心独运地完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整体布局,为中国实现崛起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做出了不懈努力。上升中的中国已经将和平发展视作未来相当长时期的既定战略路径,从而能够使国际体系在相对缓和的状态下实现过渡转型。但这种发展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话语表述和制度约束而施加的各种软遏制。正是国际舆论话语的围追堵截,导致中国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保持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却没能顺理成章地获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以致其国家形象的负面评价时有出现,造成中国对外发展空间与合作渠道的限制。本文就中国和平发展中面临的这一现实难题,以国际话语权的研究范式切入,从历史文献、话语文本等研究对象出发,探讨了国际话语权的理论内涵和对于中国打破和平发展外部阻碍的意义,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努力谋求国际话语权的经验教训,从而论证了国际话语权思想的价值所在。同时,紧紧联系当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军事领域探索国际话语表述的实践,指出国际话语权构建必须不断完成扩展和转化两大任务,并尝试排列权力结构和动态语境中的若干要素,深入剖析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成因,进而结合习近平的外交战略蓝图,提出了应当着重强化的根本原则、相应机制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和平发展 中国 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20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11
- 绪论11-19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三、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16-17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7-19
- 第一章 国际话语权的概念分析与理论来源19-59
- 第一节 国际话语权的概念界定19-31
- 一、话语与话语研究19-21
- 二、指向权力的话语权概念21-24
- 三、国际话语权的内涵界定24-27
- 四、国际话语权与相近概念的辨析27-31
- 第二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理论依据31-47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国际关系思想和话语学说31-39
- 二、毛泽东的国际战略理论39-41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41-45
- 四、习近平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战略新思想45-47
- 第三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相关理论借鉴47-59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48-52
- 二、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52-55
- 三、国际传播学理论55-59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际话语权构建的重要意义59-77
- 第一节 和平发展的外部挑战亟待话语权构建59-65
- 一、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内容59-61
- 二、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关系复杂调整61-63
- 三、政治多极化下意识形态斗争依旧激烈63-64
- 四、区域集团化下周边安全形势日趋紧张64-65
-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巩固需要话语权构建65-71
- 一、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兴起与话语权65-67
- 二、20世纪初俄共(布)党的两条话语战线67-68
- 三、二战以来社会主义阵营内外的话语之争68-71
- 第三节 竞争崛起产生的分歧管控依赖话语权构建71-77
- 一、改变中国国际舆论地位的有效手段71-73
- 二、捍卫中国国家利益拓展的合理途径73-75
- 三、对倡导世界和平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积极诠释75-77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历史进程77-102
- 第一节 基于共产国际关系的中共早期话语权实践77-78
- 第二节 毛泽东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实践及启示78-87
- 一、抗日时期国际统一战线中的话语权探索78-82
- 二、建国后毛泽东主动定位国际话语的尝试82-85
- 三、毛泽东国际话语实践的几点启示85-87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实践及启示87-94
- 一、邓小平维护独立自主的实践87-89
- 二、邓小平塑造国际合作形象的实践89-93
- 三、邓小平国际话语实践的几点启示93-94
-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共领导人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历史进程94-102
- 一、江泽民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实践及启示94-97
- 二、胡锦涛构建国际话语权的机遇与挑战97-99
- 三、习近平开创国际话语权构建的新起点99-102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现实态势与主要任务102-146
- 第一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五大领域构成102-124
- 一、国际政治话语权态势102-107
- 二、国际经济话语权态势107-111
- 三、国际文化话语权态势111-116
- 四、国际生态话语权态势116-120
- 五、国际军事话语权态势120-124
- 第二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扩展任务124-134
- 一、话语权要呈现量变到质变的特征124-129
- 二、话语权要突破既有层次实现递进129-134
- 第三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转化任务134-146
- 一、话语权要分清不同场景灵活变换134-137
- 二、话语权要克制和平衡正反作用力137-141
- 三、话语权要实现制度与规则的内外化141-146
- 第五章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要素结构及薄弱环节146-191
- 第一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双元结构分析146-157
- 一、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静态结构147-150
- 二、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动态结构150-153
- 三、从习近平外交演讲看如何实现静态与动态结构的转换153-157
- 第二节 从话语权的基础构建看形象认知较为单一157-171
- 一、2007年对于文化中国形象认知的调研分析158-163
- 二、2013年对于中国人形象认知的调研分析163-170
- 三、对于两份调研报告的比较总结170-171
- 第三节 从话语权的战术构建看议题生产相对匮乏171-179
- 一、中国外宣议程与西方关注议题的异同比较171-175
- 二、中国话语议题生产的外在劣势175-179
- 第四节 从话语权的战略构建看组织建设有所不足179-191
- 一、中国政府组织的国际参与能力偏低179-181
- 二、中国媒介组织的国际报道思维仍旧181-184
- 三、中国企业组织的国际制度应变较慢184-189
- 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合作程度浅189-191
- 第六章 完善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原则与路径191-223
- 第一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应遵守的原则191-200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191-193
- 二、充分阐述“中国梦”的原则193-196
- 三、勇于担当负责任大国的原则196-198
- 四、秉承“韬光养晦”方针的原则198-200
- 第二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应强化的机制路径200-208
- 一、形成大国对话与博弈的常态机制201-203
- 二、开辟制度创新与安排的供给机制203-205
- 三、推动多层次与宽领域的合作机制205-208
- 第三节 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应采取的措施路径208-223
- 一、深化地缘政治下的“一带一路”战略208-211
- 二、塑造广泛认同的价值理念211-215
- 三、重视话语权内容的相关人才和智库培育215-217
- 四、促进民间公共外交的合理对接217-219
- 五、加强中国国际传播平台建设219-223
- 结论223-225
- 参考文献225-235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235-237
- 致谢237-239
- 个人简历239-241
本文编号:820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2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