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清末铁路交涉中的法律技术与政治策略

发布时间:2017-09-11 17:32

  本文关键词:清末铁路交涉中的法律技术与政治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铁路 外交交涉 法律技术 政治策略


【摘要】:在对外交往中,清政府极力回避铁路等具有商务性质的事项列入条约,一旦入约,则谨慎履行条约义务,并使用严格解释等法律技术限制己方条约义务、驳斥列强约外特权。晚清各界还试图通过区分契约与条约、商务与外交,将铁路交涉限定为商务范畴,避免中外政府间的正面外交冲突。清政府甚至以国内舆论及督抚权力划分等内政因素为外交斡旋的砝码,虽能一时拖延交涉却又往往在内政处理上受其所累。总体上说,清末各界大量援引国际公法、私法的规则和技术,并策略性地利用内政因素,试图寻找外交活动中的平衡与突破,虽不能根本改变弱国外交困境中的被动地位,却推动着中国逐步认知和融入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铁路 外交交涉 法律技术 政治策略
【基金】: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清末铁路借款法律问题研究”(2013BS025)
【分类号】:D829;D929
【正文快照】: 晚清以降,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外关系已不同于天朝以往的夷夏模式,如何理解和把握西方列强主导的国际秩序并恰当处理外交困局,成为弱国求存的重要问题。早在林则徐主持禁烟时期开始,中国即有官员在对外交涉的说理中引用某些“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国际法规则[1](P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妍;;我国法律技术的概念、特性与范围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2 尹伊君;论法律技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3 顾海波;论“法律技术”教育[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4 欧世龙;马江领;;法律技术上的因素对损害结构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10期

5 王秀楠;;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6 王拯;;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1期

7 刘海波;;法律技术与户籍制度困局[J];浙江学刊;2006年05期

8 胡玉鸿;;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J];现代法学;2006年05期

9 邹学海;试论法律技术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10 胡玉鸿;;法律技术的正当性依据[J];法治论坛;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季社建;;企业重组:法律技术与法律工具的运用[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2 刘海波;;法律技术与户籍制度困局[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旭;法官、法律技术与司法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5年



本文编号:832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32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