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蒙古国“均衡”外交:“第三邻国政策”分析(2010-2015)

发布时间:2017-09-16 07:42

  本文关键词:蒙古国“均衡”外交:“第三邻国政策”分析(2010-2015)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 第三邻国政策 国家安全 永久中立


【摘要】:作为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游牧国家之一,蒙古人对此自豪不已。事实上,我们今天称之为“蒙古”的地方曾经居住着不同的游牧部族或建立起脆弱的政治统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的正文从1992年开始,当时蒙古真正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而在此之前的70年里,则被前苏联严密地监控着。1992年,后苏联时期的蒙古国政府在经历了近20年的独立生存后,自2010年起极力推动所谓的“第三邻国政策”。虽然有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赞誉和支持,但是在2015年10月,蒙古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其遵守“永久中立”原则。这无疑是蒙古国队伍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92年预示着蒙古新机遇的到来。蒙古国政府宣布国家安全和利益成为本国“首要的外交政策”。在这之前,蒙古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苏联的突然地解体,对蒙古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有鉴于国家目前所存在的情况,蒙古国仅有的两个邻国却都是强大而富裕的中国和俄罗斯。身处于这样地缘环境中,后苏联时代蒙古的政治精英必须谨慎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历史上,蒙古、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地缘战略联系。然而,一种非对称的权力关系已然在三国间存续了近一个世纪之久了。有鉴于此,同两个“巨邻”保持一种稳定而友好的关系无疑是蒙古国家安全和幸福的前提。然而,问题源于当蒙古敏锐地处理同中俄两国关系时,为何自2010年开始推动“第三邻国”战略的?具体来讲,作为一个脆弱的国家,蒙古有能力去实现它所追求的目标吗?并且,综合考虑地缘政治的性质,这个过程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特别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下为争取国家独立的而进行的种种努力。这意味着乌兰巴托的领导人必须谨慎处理目前蒙古地缘政治问题,在这种环境下,依靠军事手段并不能保障蒙古所追求的地位,外交手段才是最重要的手段。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乌兰巴托的精英们采取了一种十分谨慎的方式去追求国家安全和幸福,换言之,苏联老大哥的逝去,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所有大国,均表示要尊重承认目前蒙古的现状。因此,任何巨变都将对中国、俄罗斯、蒙古以及其他大国的基本利益的地缘政治结构产生极大的损害。基于此,考验蒙古治国方略的是,如何处理好这些最紧迫问题的关系:在有限的战略选择下,如何确保蒙古的安全、领土完整和经济增长?如前所述,蒙古在过去数十年间对于安全与利益的追求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在研究的话题。蒙古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70年间一直是苏联的保护国是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对很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难解的领域。同样的,后苏联时代的蒙古人十分清楚,如果他们采取极端的外交手段,或者改变对于两个“巨邻”十分敏感的地缘政治结构,将会是一场灾难。基于这种现实,他们必须继续坚持积极主动且务实的外交路线,以适应现存的秩序。很显然,这并不能完全符合乌兰巴托新一代政治、社会精英的抱负,他们或许还梦想着过去的荣誉。但是,既然他们志在以和平手段重建蒙古的伟大,又鉴于脆弱的国内政治是另一现实,他们急切需要的正是保持其自身利益和寻求战略盟友的机会。20年来,他们外交努力的重心一直是蒙古的安全和幸福。然而,本论文的主题是:为什么蒙古新生代的政治精英在2010年提出“第三邻国”的概念?这是一个新的政策选项,还是说仅仅一种权力游戏的权宜之计?为此,需要触及外交事务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国际法、联盟、均势、同其他人国家的互惠。众所周知,联盟、均势的概念与实践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欧洲重要的治国方略。在此之后数世纪的海上扩张中,欧洲列强也把这些原则与实践带到了欧洲之外的国家和文明中。作为当时中华帝国的一部分,蒙古在1912年帝国崩溃以前,并没有受到欧洲思想和实践的影响。10年之后,蒙古陷入了苏联的直接控制之中,而后成为中苏之间争端的一个方面。1921年,蒙古唯一的“政治实体”是蒙古人民党,它受到莫斯科的怂恿和支持,并于1924年宣布蒙古独立。然而,从国际承认规则和实践的角度看,蒙古政府并非真正享有独立的权利。论文对蒙古与其两个“巨邻”相互关系的进行了梳理。1991年,苏联的崩溃总的来说,给蒙古带来了严峻的影响。由于之前同苏联有广泛的联系,蒙古此时成为了个脆弱的国家,它缺乏国家重构建的必要能力,包括强大且合理的统治机构,高效且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各种诸如资本、技术和人力这样的资源。毫无疑问,中国看上去处于比其他大国更高的位置。然而,不管谁经营蒙古这样的国家,往往都会倾向于用中国平衡其他大国(无论远近),或者反过来用其他大国平衡中国。这样的地缘政治结构迫使蒙古国政府需要从其地理本身之外寻求可获得的安全和外交手段。同样地,外交事务的常识和理性分析也警示乌兰巴托的新领导者,确立外交政策需要考虑到其目标和其已经拥有的手段之间的不等性。鉴于此,本文论点即后苏联时代,在地缘政治结构的大背景下,蒙古对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追求已经得以实现。对蒙古人来说,外交是唯一可用的手段。因此,他们十分清楚自己渴求的目标和其实际上掌握的两个强大的邻国手中。然而,问题总是来源于实际,如果地缘政治结构不能靠武力来改变,何不尝试引入外部介入这样的外交手段呢?很明显,蒙古的政策制定者的确转变了以往被动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颇具1992年以前的政策基本特征——以进一步争取其后苏联时代的安全和利益。考虑到这一点,本文旨在处理如下三种相异却又互相联系的问题。第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样一个缺少外交选择的地缘战略现实中,蒙古是如何追求其政治目标的?第二,蒙古追求自豪国家的渴望和其手头上有限的手段,使乌拉巴托的领袖放弃了采取旨在均势原则和蒙古外交政策制定规律的治国方略了吗?第三,纵使如此,蒙古的政策制定者及其追随者为什么以及怎样通过“第三邻国”战略的?理论上讲,蒙古处理安全和利益的方法,表现为一种平衡的判断,这种判断总地来说重视从现存的结构中提取评价,这是蒙古后苏联时代的外交政策的基础。既然外国力量已经把他们的共同利益牵涉到了蒙古的事务之中,相对但排外的关系明显地受到均势和共同利益学说的支配。基于此,蒙古能够在它与两大邻国之间不对称的关系中,证明其为安全和福利而努力的决心和智慧。正如一直以来所发生过的那样,在一个紧密交织的系统中,“均势”理论极度强调外交的灵活性。如前所述,外交政策的目标在于创造和维持平衡,认可集体安全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这意味着后苏联时期,蒙古的安全和利益容易受到来自俄罗斯或是中国独断政策的伤害。但是蒙古的政府能够找到机会去利用两个邻国间彼此的疑虑来在谈判中为自己争取更多有利的协议,抑或是在蒙古这盘棋局中巧妙地引入更多外部大国。在此过程中,蒙古尽管在地缘政治理论上是脆弱的,但仍然能够找到一些必要的策略来在多重权力政治中略施计谋。的确,这是这盘游戏中的一种不确定性。本文旨在分析由蒙古的政治和社会精英联系起来的思想因素,以证明他们是在极特殊情况下追求国家利益和安全。政治学家断言国家利益和安全已然成为这个诸国得以存续的世界上的核心议题。因此,外交是在一个无政府社会中机智并圆滑处理主权国家政府间官方关系的一种途径。蒙古在1992年当冷战以苏联解体结束的影响波及内陆国时,开始自己的外交事业。1994蒙古又同中国接触并最终签订双边友好合作协定。然而,在2006年,蒙古领导人正式访问莫斯科时,有鉴于安全和经济需求,双方又一致重申其重要的双边战略关系。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这种外交成果是蒙古在混杂的机构环境中追求安全和利益的有力证据,而这种环境是难以通过武力来改变的。然而,和其他国家一样,无论是弱小还是伟大,蒙古想要在外交上寻求更多选择余地,在这些选择中不仅仅牵涉中、俄两国,还包括其他诸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这些作为“第三邻国政策”主要参与者的实体。选择这一政策的原因在于,蒙古的主权国家地位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地缘政治孤立的国家。这意味着蒙古作为主权国家特别容易受到其强大邻国的威胁。这是蒙古寻求与大国关系和谐的悖论。本文将阐明蒙古领导人凭借其在2010年新通过的“国家安全计划”,出台“第三邻国”政策的原因。这意味在世界竞技舞台上,蒙古将全部赌注压在了其他大国的积极回应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运用新现实主义理论,其将分析叙事定义为按年代顺序对材料进行组织整理,并将内容聚焦在单一连贯的故事上。尽管蒙古兴衰的历史回顾是前言的一个部分,但主要方法则是直接创造一个理论的认知和对一个国家基于当时环境所作出的外交政策的临时理解。然而,作为一名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认为所有三种主义学说——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及建构主义——在审视一国的政策制定上颇有助益,蒙古也不例外。本文通过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论证了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同时利用不同领域和学科的知识考察不同领导人、人民和历史记忆改变其偏好、塑造其身份,学习新的行为的过程,而这正是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依据上述基本原理,文章兼采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演绎法被用来确立和深化研究课题和概念结构,而归纳法则被用来分析论点以及进一步根据理论内容来检验论点。由于种种原因,当下对于在“第三邻国”政策的背景下,蒙古与中、俄两国的外交政策研究还十分有限。尽管有关大国政治、蒙古的外交政策和其国内政治、中国、俄罗斯和蒙古等国之间/之中的交互关系等主题的现有文献数量不凡,但却鲜有对本文提出的话题的分析。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在一个不利的地缘政治环境下蒙古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通过探索蒙古得以形成、检验和整合的外部因素的途径,文章尝试探讨促进其国家利益和安全需求的问题。有鉴于此,从比较严格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较小国家,而这种争论就在于给予这些小国适当的外交努力以及理性的领导者,蒙古已经用很小的代价证明了这个观点。就如汉斯·摩根索强调的那般,一个健全的外交政策必须以一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必须与其可获得的手段和其他相关的权力关注点相匹配为基本的评价标准。如前所述,蒙古的精英意识到了将其他先进大国引入作为第三邻国的方法:与此同时,它也做出了所有必要的努力去确保莫斯科和北京尊重其独立的政治意图,通过其主动参与外交事务而成为国际事务中一个负责且稳健的行为体。因此,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前言,包括文章的主题,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和分析框架以及整篇文章的行文安排。之后文章追溯了蒙古从作为中华帝国一部分到1912-1992年成为前苏联保护国的历史。对古代蒙古帝国的简短的概述是为了理解当代蒙古、中国和俄罗斯(或苏联)之间的三方关系,在此期间,苏联显然支配着这种三角互动。正文始于1992年,此时政治精英做出各种努力去追求新的命运,真正独立的国家牵涉着整个后苏联时代的国际秩序。然而,由于过去的70年里一直为苏联所控制,蒙古缺乏其实现国家独立、安全和幸福这些目标的资源。其结果便是,国内的困境涉及乌兰巴托新的统治精英去处理好其新的问题导向政策。接下来的章节包括统治精英在2010年决定去推出一个三方的战略结构的完整问题,这种新战略给蒙古提供了更多外交空间。这个政策会对蒙古的安全和真正利益大有助益吗?本文继续探讨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足够强大,可以防止任何“第三”势力或着国际联盟介入蒙古国内政治的企图。因此,蒙古政府在2015年正式声明蒙古将准备放弃“第三邻国”政策,继而坚持“永久中立”的原则。无疑,这一理念与实践来自欧洲的案例---瑞士、挪威等,但是,本文的论述自然截至在2015年。总之,本文试图去解释在一个脆弱的地缘战略结构下,蒙古国政府在追求其渴望的国家安全和幸福目标时所作出的努力。历史的、理论的方法对于这个目标的显现是大有助益。然而,关键论点主要考察解释蒙古的“第三邻国”战略应该涉及整个值得关心的领域——国际的、地区的、双边的、国内的。为了消除其地缘战略困境,采取“永久中立”政策显然是蒙古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关键词】:蒙古 第三邻国政策 国家安全 永久中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31.1
【目录】:
  • 中文摘要4-9
  • ABSTRACT9-18
  • ACKNOWLEDGEMENTS18-19
  • 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19-22
  • Chapter Ⅰ:INTRODUCTION22-40
  • 1.1 Research questions25-26
  • 1.2 Realism and Analytic framework26-30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30-32
  • 1.4 Data and Sources Collection32-33
  • 1.5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33-40
  • Chapter Ⅱ:A HISTORICAL REVIEW:From Soviet ally to a sovereign state:the birthof independent MONGOLIA40-60
  • 2.1 The vicissitude of Mongolia prior to 192440-46
  • 2.2 Under the solo tutelage of Moscow (1924-1992)46-60
  • Chapter Ⅲ:A DEMARCHE OF MONGOLIA'S FOREIGN POLICY AFTER 199260-77
  • 3.1 Thinking deeply and acting cautiously-Mongolia's transition period (1992-1999)60-66
  • 3.2 Testing the Mongolia's Foreign Policy in practice (2000-10)66-77
  • Chapter Ⅳ:IN A SEARCH FOR DIPLOMATIC OPTIONS:THIRD NEIGHBORPOLICY PROPOSED77-103
  • 4.1 What is the Third-neighbor policy and why was it adopted?77-85
  • 4.2 "Third Neighbors" Actors and Their activities85-103
  • 4.2.1 The United States acting as a Balancer87-90
  • 4.2.2 M ain Challenges:Economic Issues90-93
  • 4.2.3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93
  • 4.2.4 The more "Third neighbors":Japan and the EU93-103
  • Chapter Ⅴ:RUSSIAN AND CHINESE RESPONSE TO "THIRD NEIGHBORS"103-128
  • 5.1 Dancing with two giants-Russia and China103-108
  • 5.2 Building up consensus among the Tripartite Players108-115
  • 5.3 From "Third neighbor" policy to "Permanent neutrality" policy115-128
  • 5.3.1 Main concepts of Mongolia's Foreign Policy115-116
  • 5.3.2 What implies as Permanent neutrality116-119
  • 5.3.3 On the status of Neutrality:International law119-121
  • 5.3.4 How the Principles of Neutrality are reflected in Mongolia's Constitution and Policy Papers121-123
  • 5.3.5 Review of Different Reactions and Opinions:Mongolia's Permanent Neutral Status123-128
  • CONCLUSION:AN ASSESSMENT OF "THIRD NEIGHBOR" POLICY128-137
  • BIBLIOGRAPHY137-153
  • APPENDIX153-166


本文编号:861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61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