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南海争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9:02
本文关键词:中菲南海争端研究
【摘要】: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开发和利用、管辖南海诸岛,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我国南海的觊觎,而是寻找各种不合法的借口占据南海诸岛的某些岛礁,其中最突出的是菲律宾。中菲南海争端便产生于此背景下。 中菲南海争端的实质就是菲律宾基于本国利益的单方面考虑对中国主权之侵犯,包括对我国领土主权、我国海域管辖权、我国经济利益的侵犯。中菲南海争端有其产生的原因:经济利益是南海争端的根本因素,战略利益是南海争端的重要因素;菲律宾妄图借争端来转移国内视线;《联合国海洋公约法》的缺陷也是造成南海争端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淡薄;相关国家对南海问题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的中菲南海争端呈现出日益国际化、复杂化和长期化的特征,未来长期僵持、对峙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共同开发,再次是谈判解决,武力解决的可能性最小。而解决中菲南海争端需要明确的战略对策:坚持“主权在我”,这是解决中菲南海争端的基本前提;夯实中菲两国经济关系,谋求南海资源共同开发;增强中国海权意识,通过政治手段维护中国的南海权益;加强同美国、东盟沟通,增强双方互动互信;加强中国海军和空军建设,保卫中国南海。
【关键词】:中菲南海争端 原因 特征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7
- 目录7-9
- 绪论9-15
- 一、学术研究现状分析9-12
-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12
- 三、本文的结构和各章的内容提要12-13
- 四、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中菲南海争端及其实质15-25
- 一、中菲南海争端的发展15-21
- (一) 南海的概况15
- (二) 中菲南海争端的由来和发展15-21
- 二、中菲南海争端的实质21-25
- (一) 在实际控制方面对我国领土主权的侵犯21-22
- (二) 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上对我国海域管辖权的侵犯22-23
- (三) 在自然资源方面对我国经济利益的侵犯23-25
- 第二章 中菲南海争端的原因分析25-35
- 一、南海争端背后的经济利益与战略利益25-27
- (一) 经济利益是南海争端的根本因素25-26
- (二) 战略利益是南海争端的重要因素26-27
- 二、菲律宾妄图借争端来转移国内视线27-28
- 三、南海争端中存在国际法的困境28-29
- 四、中国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淡薄29-31
- 五、相关国家对南海问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1-35
- (一) 美国是南海争端的最大幕后黑手31-33
- (二) 日本与印度成为介入南海争端的重要势力33-35
- 第三章 中菲南海争端的特征和未来可能的走向35-45
- 一、中菲南海争端的特征35-38
- (一) 日益国际化特征35-37
- (二) 复杂化和长期化特征37-38
- 二、中菲南海争端未来可能的走向38-45
- (一) 中菲南海争端未来可能的走向之一——谈判解决38-40
- (二) 中菲南海争端未来可能的走向之二——共同开发40-42
- (三) 中菲南海争端未来可能的走向之三——武力解决42-43
- (四) 中菲南海争端未来可能的走向之四——长期僵持、对峙43-45
- 第四章 解决中菲南海争端的战略对策45-55
- 一、坚持“主权在我”,这是解决中菲南海争端的基本前提45
- 二、夯实中菲两国经济关系,谋求南海资源共同开发45-48
- (一) 加强中菲经济合作,夯实中菲两国经济关系45-47
- (二) 谋求南海资源共同开发,共谋良好合作远景47-48
- 三、增强中国海权意识,通过政治手段维护中国的南海权益48-50
- 四、加强同美国、东盟沟通,增强双方互动互信50-51
- (一) 加强同美国沟通与互动50-51
- (二) 加强与东盟的合作51
- 五、加强中国海军和空军建设,保卫中国南海51-55
- 第五章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1
- 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1-63
- 致谢63-65
- 个人简历65-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军;区外大国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1年11期
2 李玮;中国石油安全中的东南亚因素[J];东南亚纵横;2003年10期
3 石家铸;南海建立信任措施与区域安全[J];国际观察;2004年01期
4 潘忠岐;国际安全秩序的变革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06期
5 季国兴;;和谈是谋求合理解决的必由之路——略谈中、越在南沙和北部湾的争议[J];国际展望;1992年20期
6 王缉思;;关于构筑中国国际战略的几点看法[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4期
7 骆莉,袁术林;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南海问题初探[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李清津;邓小平“共同开发”思想与钓鱼岛问题[J];日本学刊;1999年04期
9 孙建设;辛立;;南沙群岛的主权纷争与发展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6年01期
10 林红;;论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864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6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