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试析冷战后蒙古国的“多支点”外交政策

发布时间:2017-09-20 19:19

  本文关键词:试析冷战后蒙古国的“多支点”外交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冷战后 蒙古国 “多支点”外交政策


【摘要】:蒙古国拥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之间,是世界上几个大国的战略交汇点。蒙古国独立后,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完全依附于苏联,自身没有独立的外交政策。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蒙古国失去依靠,在外交上陷入了尴尬的处境。由于沿袭苏联的政治社会模式,蒙古国的国内问题众多,同时由于苏联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存在的矛盾以及同西方国家针锋相对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使蒙古国在苏联解体后在国际社会上处于孤立的地位。为了摆脱内外困境,蒙古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完成了社会转型,在国内情况好转的基础上,蒙古国领导人开始实施“多支点”外交政策,同世界多个国家开展互动,成绩斐然。本文试图对蒙古国“多支点”外交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使大家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蒙古国的“多支点"外交政策,该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多支点”外交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然后对“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新发展进行了总结概括; 第二部分介绍了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该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一边倒”外交政策及其消极影响和“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必然性两个要点进行介绍;进一步从国际、国内、个人三个层次对“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现实原因进行了说明; 第三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对蒙古国的影响。积极影响包括蒙古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日益活跃、军事力量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消极方面包括使蒙古国所处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对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 第四部分结合以上各部分对“多支点”外交政策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对蒙古国的“多支点”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指出如何实现各个支点的均衡将成为“多支点”外交具体运用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泛蒙古主义”将影响实施“多支点”外交,以及发展经济仍将是“多支点”外交政策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冷战后 蒙古国 “多支点”外交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3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4
  • 一、研究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11-12
  • 三、研究方法、思路12-14
  • (一) 研究方法12
  • (二) 研究思路12-14
  • 第一章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简介14-17
  • 一、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14-15
  • (一) 实现外交政策的开放性、全面性和独立自主性14-15
  • (二) 与中俄两大邻国“等距离”交往15
  • (三) 寻求“第三邻国”牵制中俄15
  • (四) 在大国之间寻找平衡点15
  • 二、“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新发展15-17
  • (一) “多支点”外交政策外交的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16
  • (二) “多支点”外交政策为经济建设服务16-17
  • 第二章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原因17-30
  • 一、“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17-18
  • (一) “一边倒”外交政策及其负面影响17-18
  • (二) “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提出的历史必然性18
  • 二、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现实原因18-30
  • (一) 多极格局的出现——有利的国际环境18-19
  • (二) 中、俄、美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的时机19-20
  • (三) 优越的地缘战略位置——讨价还价的筹码20-25
  • (四) 丰富的战略性资源——优越的自然禀赋条件25-28
  • (五) 务实开放的国家领导——有力的政策保障28-30
  • 第三章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对蒙古国的影响30-41
  • 一、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30-39
  • (一)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31-32
  • (二) 经济方面的成果32-36
  • (三) 军事交流频繁、军事力量增强36-38
  • (四) 国际文化交流频繁38-39
  • 二、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消极影响39-41
  • (一) 使蒙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变的更加复杂难以控制39
  • (二) 对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39-41
  • 第四章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41-44
  • 一、如何实现各个支点的均衡41
  • 二、“泛蒙古主义”将影响实施“多支点”外交41-42
  • 三、经济合作将成为多支点外交的重点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娜琳;蒙古国经济社会现状[J];东北亚论坛;2000年04期

2 娜琳;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战略与大国关系[J];东北亚论坛;2004年01期

3 李大军,张建平,王辛;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及其对我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4 娜琳;中蒙经贸关系现状及双方在矿产领域的合作[J];当代亚太;2004年10期

5 张秀杰;蒙古的国家安全战略及中蒙安全战略关系[J];当代亚太;2005年11期

6 孙树理;蒙古国离任和新任总理谈本国经济[J];国际资料信息;1996年10期

7 孙树理;蒙古国民主联盟政权当前处境[J];国际资料信息;1997年03期

8 孙树理;蒙古国总统大选[J];国际资料信息;1997年06期

9 孙树理;蒙古国巴嘎班迪总统的政策主张[J];国际资料信息;1997年10期

10 吴再政;;蒙古的安全战略与大国关系——解析蒙古国的中立外交路线[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明星;“第三方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石金明;冷战结束后的中蒙地缘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雪姣;蒙古“多支点”外交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4 沈明春;第三方因素与中蒙关系的症结[D];外交学院;2008年

5 游茂;新世纪初蒙古周边政策探析[D];暨南大学;2008年

6 张野芳;中蒙关系发展中的阻碍因素[D];吉林大学;2009年

7 依稀汉达;冷战后蒙中关系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9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89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