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从日本视角看21世纪初日美同盟强化

发布时间:2017-09-22 21:23

  本文关键词:从日本视角看21世纪初日美同盟强化


  更多相关文章: 日美同盟 军事同盟 安全保障 日美关系 日本外交


【摘要】:近年来,日美同盟关系不断发展,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美同盟在新世纪不断强化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日本希望摆脱战后民主体制,成为“正常化国家”,最终完成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变。这些政治目标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和日美同盟的基础。 第二,从经济层面来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了“失去的二十年”,至今仍没有走出经济不景气的迷局。而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和东日本大地震令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不仅如此,国内少子高龄化现象持续恶化,造成日本经济发展前景更加令人堪忧。作为日本重要的经济伙伴,美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三,从国家安全层面来看,日本同周边几个大国关系令人堪忧,,尤其是和中俄韩三国都存在领土争议,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应付。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始终不稳定,也对日本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作为日本最重要的军事盟国,美国的威慑力是日本必不可少的利剑。 笔者认为,作为我国的近邻,日本借同盟体制发展本国军事的动态,值得我们的注意和警惕。
【关键词】:日美同盟 军事同盟 安全保障 日美关系 日本外交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31.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12
  • 第一节 研究意义6-7
  •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6-7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7
  • 第二节 研究现状7-9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9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及概要9-12
  • 第二章 战后日美同盟的演进12-28
  • 第一节 日美同盟的诞生12-14
  • 一、冷战的爆发12-13
  • 二、《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13-14
  • 第二节 《新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14-16
  • 一、修约前夕的日本14-15
  • 二、《新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15-16
  • 第三节 90 年代的重新定义16-20
  • 一、重新定义前的日美同盟16-18
  • 二、冷战后日美同盟的重新定义18-20
  • 第四节 进入 21 世纪的日美同盟20-28
  • 一、小泉内阁时期的日美同盟20-24
  • 二、民主党时期的日美同盟24-25
  • 三、安倍新内阁时期的日美同盟25-28
  • 第三章 政治因素对日美同盟强化的影响28-33
  • 第一节 突破战后民主体制,成为“普通国家”28-29
  • 第二节 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离不开日美同盟29-30
  • 第三节 政党政治因素30-31
  • 第四节 政治传统因素31-33
  • 第四章 经济因素对日美同盟强化的影响33-39
  •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日美同盟的影响33-34
  • 第二节 “3·11”大地震的影响34-37
  • 一、巨大人员伤亡和直接损失34
  • 二、产业链中断,出口大规模萎缩34-35
  • 三、核泄漏影响深远35-36
  • 四、灾后重建加重日本财政负担36-37
  • 第三节 少子高龄化的前景37-39
  • 第五章 国家安全因素对日美同盟强化的影响39-49
  • 第一节 领土争端39-44
  • 一、俄日岛争39-41
  • 二、韩日岛争41-42
  • 三、中日岛争42-44
  • 第二节 中国的崛起44-46
  • 一、“中国威胁论”44-45
  • 二、日美联手防范中国45-46
  • 第三节 朝鲜半岛因素46-49
  • 一、朝鲜核危机使日本感到安全威胁47-48
  • 二、朝鲜核危机为日美弹道导弹合作提供了机会48-49
  • 第六章 安倍新内阁日美同盟强化的影响49-54
  • 第一节 日本向军事大国迈进49-50
  • 第二节 中国发展的和平环境面临巨大挑战50-51
  • 第三节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受阻,亚太地区冲突风险提高51-52
  • 第四节 积极发展我国力量,消解同盟消极影响52-54
  • 第七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附件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万胜;;论日美同盟与日本的海外派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藤崎一郎;李莉莉;;日美同盟下一步[J];大经贸;2010年Z1期

3 廉德瑰;;浅析日美同盟的深化[J];国际观察;2011年06期

4 张景全;;日美同盟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5 赵明昊;;日美同盟的新调整[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年10期

6 徐万胜;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三大趋势[J];当代亚太;2000年10期

7 金熙德;日美同盟的“再定义”及其未来趋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7期

8 李劲松;新世纪日本安全战略的新走向[J];国际展望;2001年06期

9 孙文清;论日美同盟关系的“全球化”趋势[J];和平与发展;2004年04期

10 刘昌明;新世纪之初日美同盟的加强与日本的防卫战略动向[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俊彦;;日美同盟的新发展[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4年第1期(总第114期)[C];2014年

2 江新凤;;2012年度日本《防卫白皮书》评析[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8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赞;日本新外相:将加强日美同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尤文虎 郁章艳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 91379部队工程师;日美同盟,驶向何方?[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记者 徐松 张艺;外交部:日美同盟不应超出双边范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苏晓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日美同盟:漂亮包装难掩丑陋实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 赵忆宁;日美同盟漂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早报记者 王国培 采访整理 加藤嘉一;裂变:日美同盟50年[N];东方早报;2010年

7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学者 赵明昊;日美同盟的新调整[N];东方早报;2012年

8 王少普 上海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日美同盟如何包容中国[N];东方早报;2007年

9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林晓光;日美同盟:强化之余还会谋求平衡[N];解放日报;2006年

10 李学军;小泉强化日美同盟其实另有打算[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姝;冷战后日本的日美同盟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金松;冷战后日美同盟的调整和日本安全战略转型[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卞远;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春耕;日美同盟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周琪;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发展及原因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7 孙晓东;日美同盟的新定位与东北亚安全[D];延边大学;2007年

8 陈道育;日美同盟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微;重大危机下的日美同盟[D];外交学院;2011年

10 尚光明;试论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强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2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902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