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外交角度看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在中东形象恢复的努力
本文关键词:从公共外交角度看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在中东形象恢复的努力
【摘要】:在国际关系领域,好的国家形象能促进国家外交政策顺利实施。美国的国家形象在小布什政府时期受到严重损害。奥巴马上任以来致力于重新树立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对穆斯林国家展现出友好姿态,并在与多国领导会谈时表明了更多的合作意向。公共外交能有效的传播国家政策,民主意向,新闻动态,能影响到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奥巴马政府也更加重视公共外交的运用。在奥巴马任期的第一年,无论是国内支持率还是国外认可度都是很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在中期选举后,民主党失去国会优势席位,这导致奥巴马的众多政策在国会很难通过,他竞选的承诺也不能如数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巴马还能转变美国的国家形象么?奥巴马第一任期即将结束,中东地区又是如何评价奥巴马政府的呢?本文通过民意调查结果分析奥巴马政府是否实现了对美国形象在中东的改善。通过文章的逐步论证发现奥巴马上任之初,各国普遍对其抱有较高期望,因此对美国的整体印象比小布什时期有些转变,虽然奥巴马在公共外交领域做出了许多努力,这些努力也得到了一定回报,但由于这些公共外交的有限性以及价值观的长期性,中东民众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对美国的态度。另外美国外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多元化的外交形势也无助改善其形象。事实证明,总统制定的外交政策是基于本国利益的,虽然美国认识到了增加交流与接触,提高软实力对改善本国形象有很大帮助,但是中东民众对美国的支持率没有提高,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没能恢复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形象。
【关键词】:奥巴马 美国形象 公共外交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71.2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6
- Abstract6-7
- Contents7-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8
- 1.1 Background8-12
- 1.2 Literature Review12-15
- 1.3 Case Study15-17
- 1.4 Structure of Thesis17-18
- Chapter Two A Framework to Analyze Public Diplomacy18-25
- 2.1 What Is Public Diplomacy18-20
- 2.2 The Objective of Public Diplomacy20-21
- 2.3 The Evaluation of Public Diplomacy21-25
- Chapter Thre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ublic Diplomacy in Middle East and Evaluation25-46
- 3.1 Obama's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27-33
- 3.2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ublic Diplomacy in Middle East and Its Evaluation33-39
- 3.3 BBG in the Middle East and Its Evaluation39-46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46-49
- Works Cited49-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磊;王燕;;从胡锦涛访美看中国公共外交[J];党政论坛;2011年04期
2 陈昊苏;;加强公共外交 提升国家形象[J];对外传播;2009年12期
3 崔天凯;;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公关;2011年04期
4 于军;;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思路[J];领导科学;2010年11期
5 黄星原;;积极探索中国公共外交新思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赵新利;;中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访首届“公共外交突出贡献奖”得主小岛康誉[J];青年记者;2010年13期
7 檀有志;;年轻的学问:公共外交[J];同舟共进;2011年09期
8 胡百精;;公共外交的语境、内涵与形态[J];国际公关;2009年02期
9 谭震;;博鳌:公共外交的成功平台——与蒋晓松一席谈[J];对外传播;2010年07期
10 方匡;;新公共外交之“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桂珍;桑维军;;对外宣传向公共外交的转型——从奥运会到世博[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桂珍;;公共外交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形象[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义桅;;公共外交与中国软权力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万明;;论现今伊朗公共外交的运用与效果[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于朝晖;;美国公共外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7 万晓红;;奥运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倪建平;;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国对非洲政策:和谐文化传播的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陈世瑞;;危机情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以汶川大地震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10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晶晶 当代中国研究所外交史与港澳台史研究室;公共外交:中国外交新高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徐庆超;学界热议“中国公共外交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见习记者 叶慧珏 本报记者 李关云;提升国家形象:中国政府力推公共外交[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工作委员会委员 孙萍;让“民间大使”走出国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包松娅;推进公共外交 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记者 周宁;加强公共外交 提升国家形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顾钧;走进公共外交的新时代[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记者 廉维亮;“公共外交国际论坛”在京举办[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任晶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公共外交:风生水起正当时[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雷辉;“吐口痰或让公共外交努力白费”[N];南方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琳智;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阿雷(Alireza Khoshrou);冷战后中美新公共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袁王珏;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中的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中意;国际化视野中的城市公共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6 母耕源;外交沟通理论与实践初探[D];外交学院;2010年
7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世阳;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瑾;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刘刚;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王永强;从公共外交角度看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在中东形象恢复的努力[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程妍;中国对美公共外交评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迟策驹;中国公共外交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刘立君;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D];南昌大学;2012年
7 潘玉倩;奥巴马政府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杨慧娟;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公共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婷婷;英国的公共外交(1997-2009)[D];外交学院;2010年
10 单书波;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国世博外交[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06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90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