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亚太地区的身份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7:50
本文关键词:日本亚太地区的身份认同研究
【摘要】:二战后,日本是亚太地区所有国家中最早提倡建立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的国家。日本先后以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形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亚太经济合作构想,一直至一九八九年和澳大利亚共同发起成立了APEC。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决策担当者们为什么会提出版本不一的亚太地区合作构想,这些构想所界定的亚太区域到底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又是如何设想日本在区域合作中所扮演的身份角色的?准确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了解日本的亚太地域政策构想的实质内涵,同时也有助于认识日本亚太地区“身份”认同的变化规律。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一员,但是无论在日本内心深处还是西方眼中日本始终位于同盟国的边缘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和亚洲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对等,日本也不被亚洲国家接纳为同道中人。战后日本在亚太地区正是位于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设定。同时再加上日本的“边缘”国家心理,日本的地区身份界定始终透露出某种不安定感。自身定位的不确定使日本将自身投身到区域合作的集团中去,试图通过推进区域合作确定其在地区中的地位。 本文试图以日本在国际体系中的“边缘”心理为切入点,结合国际政治中的认同理论,梳理日本为了消除身份认同危机而在亚太地区的规定自我身份的发展过程,探析日本的亚太地域主义史的演进特点。第一章,确定本文所用的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认同理论,再将该理论经由日本的身份认同,导入到日本的地域身份认同中。第二章,讨论在日本是如何在战后的亚洲探索回归“亚洲一员”的身份的,以及日本是怎样在获取亚洲主导权的问题上失败的。第三章,探讨日本在构建新的的太平洋区域身份的过程中,对太平洋地域不断进行了再定义,“太平洋”显得更加多样化以及扩散化,并最终形成融合“亚洲”“太平洋”的亚太认同。最后在第四章,简述日本在“东亚”和“亚太”的相互作用下,又开始探求新的身份认同。最后作为本文的结论,对日本在亚太地区地域身份探索的历史中所表现的动摇不定做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身份 构想 亚太地区 日本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31.3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9
- 一、选题原因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三、研究方法16
- 四、论文思路16-19
- 第一章 国际关系理论“身份认同”概念的导入19-26
- 一、认同概念19-20
- 二、国际政治理论中的认同理论20-22
- 三、日本的自我规定身份22
- 四、日本的地域认同22-26
- 第二章 日本确立亚洲主导身份的失败26-36
- 一、战败国日本的亚洲身份回归26-28
- 二、日本确立亚洲主导身份的尝试28-33
- (一) 日本对东南亚开发的“关心”28-29
- (二) 日本构建广域亚洲地域身份的尝试29-31
- (三) OAEC构想和日本定位的局限性31
- (四) 日本对亚洲开发银行的设想31-32
- (五) 东南亚开发部长级会议—日本主导地域合作的尝试32-33
- 三、日本确立和东盟的“他我”关系33-36
- 第三章 日本“太平洋”身份的构建36-54
- 一、“先进国家”日本的太平洋地域摸索36-38
- 二、PAFTA/0PTAD构想和日本的太平洋意识萌芽38-40
- 三、日本区域构想中的“亚太”身份的形成40-43
- (一) 鹿岛构想—泛亚式的“亚太共同体”40-41
- (二) 三木的“亚太外交”构想41-43
- 四、日本“太平洋”身份概念的扩大43-49
- (一) 日本OPTAD构想的“位移”44-45
- (二) “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和日本“太平洋”意识的爆发45-48
- (三) PECC构想和日本太平洋身份的重构48-49
- 五、日本亚太身份认同的确定49-54
- (一) “中期汇报”和日本的新“亚太”地域规定50-51
- (二) APEC的设立和日本的作用51-54
- 第四章 “亚太”和“东亚”两种身份下日本的选择54-59
- 一、冷战后日本的亚太“桥梁”身份54-55
- 二、“东亚”和日本的“轴心”身份55-57
- 三、日本身份摇摆的现在进行时57-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5
- 后记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彩云;;战后日本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身份建构[J];当代亚太;2010年06期
2 王少普;“从东南亚向亚太的扩展”——试论冷战时期日本的区域主义[J];国际观察;2004年05期
3 田凯;魏舒歌;;论“环太平洋连带构想”的生成及其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叶俊杰;埃里克森的认同概念与心理历史学[J];丽水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5 尹秀艳;邹超;;战后日本的亚洲太平洋战略[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范勇鹏;;如何看待欧洲认同问题?——以政治参与为视角[J];欧洲研究;2007年06期
7 金明善,王厚双;日本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J];太平洋学报;1997年02期
8 陈奉林;战后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恢复和发展[J];外国问题研究;1997年04期
9 李秀石;;试析日本亚太外交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01期
10 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912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91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