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印度海洋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19:15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印度海洋政策分析
【摘要】:印度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宜向海洋发展,古代印度也曾一度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到了近代,印度遭到西方国家的入侵,最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也失去了海权。英国殖民时期,英国的海洋战略对印度有很深的影响,印度也发展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印度独立后,海洋政策开始起步,海军力量突飞猛进,海上利益不断扩展。从古到今,印度海权呈现出从兴到衰再到复兴的发展轨迹。 冷战结束后,印度借助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依托自身大大增强的综合国力,在南、东、西三个方向上扩展海上利益和影响力,海洋政策最终定型。其中,南下印度洋仍然是印度海洋政策的主要内容。印度力求保持在北印度洋的海上优势,加强与印度洋沿岸其他国家的海上合作,并把海上利益进一步向南印度洋扩展。东进亚太海域是冷战后印度海洋政策的一个新内容,印度与亚太国家之间开展了一系列海军合作和海洋能源合作,并把海防前线往东推进,介入了南海问题,扩展了在亚太的海上利益,提升了在亚太的影响力。此外,印度海洋政策也向西扩展到波斯湾、亚丁湾和红海等海域,并依靠俄罗斯的帮助和自己的力量努力提升海军实力,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内和平地扩展海上利益。 冷战后的印度能够实行这样的海洋政策,是由国际国内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其目的在于走向远洋,威慑域外大国,为大国战略提供支持。冷战后的印度海洋政策是全球国际格局、南亚和亚太地区形势及印度国内形势变化的产物,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国际格局,但是印度目前还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去实现海洋政策的目标。当前,印度北部边界的陆地防务,以及印度的政党政治、决策过程和战略文化等因素都影响着印度海洋政策,美国和中国也对印度海洋政策的实施形成了一定制约。因此,印度海洋政策的实施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未来印度的海洋政策还会进一步向南印度洋和亚太海域扩展,印度也明白应当利用国际矛盾,去和平地推行自己的海洋政策。
【关键词】:印度 印度洋 海洋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35.1;D99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6
- 一、选题缘起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一) 国内的相关著作9-10
- (二) 国内的相关学术论文10-12
- (三) 国内相关的学位论文12
- (四)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三、概念的界定14-15
- 四、论文创新点15-16
- 第一章 冷战及其以前的印度海洋政策16-27
- 一、独立前的印度海权演变16-21
- (一) 古代印度海权演变17-18
- (二) 近代西方对印度海权的影响18-21
- 二、冷战时期的印度海洋政策21-27
- (一) 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对海洋的忽视21-23
- (二) 20世纪60年代的海洋政策23-24
- (三) 20世纪70至80年代的海洋政策24-27
- 第二章 冷战后的印度海洋政策27-42
- 一、冷战后印度海上力量装备的改善27-30
- (一) 印度海军装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27-28
- (二) 俄印海军合作28-30
- 二、南下印度洋30-32
- (一) 保持北印度洋的海上优势30-31
- (二) 加强同印度洋沿岸其他国家的海军交流31
- (三) 进入南印度洋31-32
- 三、东进亚太海域32-37
- (一) 同亚太国家之间举行海军交流活动33
- (二) 同亚太国家展开军事合作33-35
- (三) 把海防前线向南海和东印度洋推进35-36
- (四) 同亚太国家开展海洋能源合作36
- (五) 积极参与东亚多边机制36-37
- 四、海洋政策向西扩展37-39
- (一) 西出波斯湾37-38
- (二) 西出亚丁湾38
- (三) 西出地中海和大西洋38-39
- 五、海洋政策的目标39-42
- (一) 威慑域外大国39-40
- (二) 实现远洋进攻的战略转变40
- (三) 为实现大国梦想提供支持40-42
- 第三章 冷战后的印度海洋政策评析42-62
- 一、印度海洋政策出台的原因42-50
- (一) 印度国内原因42-48
- (二) 国际环境48-50
- 二、印度实施海洋政策的制约因素50-56
- (一) 印度自身的不足50-52
- (二) 美国的制约52-54
- (三) 中国的制约54-56
- 三、冷战后印度海洋政策的影响56-60
- (一) 对印度自身的影响57-58
- (二) 对印度洋局势的影响58-59
- (三) 对西太平洋局势的影响59-60
- 四、未来印度海洋政策的展望60-62
- (一) 利用矛盾、扩展利益、避免冲突60-61
- (二) 继续追求印度洋控制权61
- (三) 继续东进亚太海域61-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8
- 致谢68-6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立德;试核弹 造航母──印度舰队开向南海[J];东南亚纵横;2000年12期
2 何奇松;印度国防工业发展模式探析[J];国防科技;2005年02期
3 王新龙;印度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4年01期
4 斯蒂文·福斯博格;周鑫;邱夕海;;称霸印度洋之路 21世纪印度海洋战略力量与布局展望[J];国际展望;2007年17期
5 时殷弘;宋德星;;印度和平崛起问题及中美印三角关系[J];国际展望;2009年03期
6 张茂春;杨恕;;非洲与印度的大国战略[J];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09期
7 孙晋忠;冷战后印美改善关系的动机和存在的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01期
8 克劳德;印度举办国际舰队大检阅透视[J];当代海军;2001年04期
9 尚茜;;悄悄崛起的南亚军事大国[J];国际展望;1987年09期
10 殷方;从地缘政治理论看新世纪的印度海洋战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本文编号:912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91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