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负责任大国:中国的新身份定位

发布时间:2017-09-25 03:42

  本文关键词:负责任大国:中国的新身份定位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身份 负责任大国 中国


【摘要】:国家身份是一国在国际社会角色扮演与对外交往活动中的"标签"。1949年以来,基于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中国的角色身份经历了多重变迁,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式样与格局。随着中国崛起步伐的加快以及融入国际体系的加深,负责任大国逐渐成为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的新取向。当前,中国已经在促进国内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积极推进负责任大国建设,有着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包括中国实力水平的更大提升、中国责任意识的更高增强、中国与体系的良性互动以及国际秩序的安定现状。当然,建成负责任大国还有着一系列的障碍,集中体现在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固有战略疑惧、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以及中国的周边安全问题。因此,要把负责任大国构建成与建设好,中国需要在国内、周边与全球三个层次做好工作,即大力加快国内的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积极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及努力促进更普惠更真实全球治理的实现。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国家身份 负责任大国 中国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中国东南周边地区安全机制构建研究”(14ZDA08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2.3
【正文快照】: 在当前中国崛起与全球性权力转移的背景下,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关系成为中外研究者的关注重点。(1)中国在现存国际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何种不断增长的权力,均牵扯到中国的国家身份 与角色定位问题。历史上,中国基于与体系的不同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文中;;论中国国家身份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影响[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夏建平;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和平内涵——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建构主义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1期

3 蔚彬;;转型期中国国家身份认同的困境[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7期

4 李慧明;;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身份[J];学术论坛;2007年12期

5 王立新;;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构(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年04期

6 王立新;;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7 郭兵云;卓旭春;;当代中国四种国家身份的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李开盛;胡贵生;;民族复兴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国家身份选择[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年01期

9 甘均先;;国家身份与国际安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馨元;甄旭雷;;国家身份认同在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立新;;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2 王立新;;威尔逊、一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塑造[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3 江慧;;以国家身份的视角定位中国的“国家责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 王义桅;中国的四种国家身份[N];东方早报;2008年

2 张胜军;入世十年中国国家身份的嬗变[N];学习时报;2012年

3 王东京;“国家身份”的窘境[N];北京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吴绵;改革机制选好班子(上)[N];中国质量报;2000年

5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严双伍;中国崛起需正确审视中国责任[N];湖北日报;2014年

6 茂文;欧洲各国央行拒绝统一[N];国际商报;2005年

7 陈冰;在“美国后院”树立中国坐标[N];深圳特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D];外交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肖肖;美国官方对外战争类话语的国家身份建构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丽;英法国家身份及共同体建构-《亨利五世》的语言霸权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王瑞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兵云;当代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尹俊杰;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的中国国家身份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康文中;中国国家身份对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慧明;国家身份理论与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雷文佳;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国家身份定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乐恒;奥巴马政府政策与印度国家身份的矛盾[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董锋磊;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与东北亚地区秩序变迁[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15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915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