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伊朗核危机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7 14:06

  本文关键词:伊朗核危机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伊朗核危机 美国 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摘要】:伊朗有着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古以来便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对于任何寻求国际地缘政治利益的国家均有战略价值。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巴列维时期,初始阶段得到了密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没有成为“问题”。然而,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一夜之间降到冰点,美国一口咬定伊朗的核计划违反了联合国通过的《核不扩散条约》,不仅即刻停止了对伊朗核技术方面的帮助,而且充当起了世界“警察”,企图通过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军事打压等方式改变伊朗伊斯兰现政权,将其列入亲美国家的行列。伊朗的核计划也自2003年因核设施曝光后逐渐向“问题”方向发展,以致目前呈现的危机频发状态。通过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理论解读分析得出伊朗核危机的实质是美伊关系问题,即是伊朗的国家利益与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美国的战略思想是控制中东地区的能源基地,保护其盟国利益不受损害,挤压中国、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战略空间,实现在中东的地区霸权。而伊朗则不甘示弱,为了争夺海湾地区的主导大权、谋求大国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不受侵害不会轻易放弃蓄谋已久的核计划。这种矛盾在世界主要大国俄罗斯、中国、欧盟等国各自的利益考量和积极参与中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扑朔迷离。政治、经济、地缘、外交、军事、资源、文化等因素是影响伊朗核危机发展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合理预测伊核危机的未来走向。其中,政治、经济、外交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处于第一层级,地缘、资源是第二层级,军事、文化是第三层级。 目前,令世人关注的伊朗核危机在战争威胁、外交谈判和经济制裁中徘徊不前,至今仍然处于僵局之中。六方会谈等大国协商机制为解决伊核危机、构建中东多边安全机制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助于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局面、维护国际格局的和平与发展总体态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执行、分配、博弈者数目变化和力量不对等以及其他问题,这些是今后处理类似国际争端需要注意的问题。土耳其和巴西共同推出的“土巴核燃料交换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伊核危机的紧张局势,开拓了新的解决思路,但是遭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反对而失去了正能量颜色。本文通过对伊朗核危机七大影响因素的深度分析,预测伊核发展演变的四大方向(武力去核、伊美媾和、核伊朗、维持现状)的可能性大小,并运用专家打分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来佐证预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和伊朗两国在实现地缘、政治、经济等战略机遇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并不是不可调和。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分析表明,短期内霸权主义美国出于各种考虑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武力威胁将会逐步强化,这是美国最有效也是代价最小的做法。而当前伊朗核问题的僵局将一直持续,伊核技术必然会在“维持现状”的状态下取得新的进展,可能在未来的八年或十年间,温和的鲁哈尼下台后,下一任伊朗政府也许会将“核伊朗”变为一种可能。到那时候,中东地区又将变得复杂,伊朗将成为一股新的地区力量影响着世界各国,而美国又会制定新的对伊政策来应对伊朗的“核筹码”。
【关键词】:伊朗核危机 美国 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15.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19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14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4-19
  • 1.2.3 国内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及不足19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19-22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19-21
  • 1.3.2 研究内容21
  • 1.3.3 研究方法21-22
  • 1.4 关键问题22-23
  • 2. 伊朗核危机的演变历程与实质23-29
  • 2.1 伊核危机演变历程23-25
  • 2.1.1 起步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23
  • 2.1.2 停滞不前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末)23-24
  • 2.1.3 显著进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2年)24
  • 2.1.4 危机产生阶段(2002年9月至今)24-25
  • 2.2 伊朗核危机的实质25-29
  • 2.2.1 地缘政治理论的解读25-26
  • 2.2.2 国际关系理论的解读26-27
  • 2.2.3 国际政治理论的解读27-29
  • 3. 伊朗核危机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29-49
  • 3.1 政治因素29-32
  • 3.1.1 伊朗国内政治影响29-30
  • 3.1.2 主要大国的影响30-32
  • 3.2 经济因素32-34
  • 3.2.1 伊朗国内经济状况32-33
  • 3.2.2 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33-34
  • 3.3 地缘因素34-38
  • 3.3.1 伊朗的地缘地位34-36
  • 3.3.2 伊朗的地缘战略36-37
  • 3.3.3 美国的中东地缘战略37-38
  • 3.4 外交因素38-41
  • 3.4.1 伊朗的外交策略38-39
  • 3.4.2 主要大国对伊朗的外交立场39-41
  • 3.5 军事因素41-43
  • 3.5.1 伊朗的军事实力41-42
  • 3.5.2 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军事态度42-43
  • 3.6 资源因素43-45
  • 3.6.1 伊朗的油气资源43-44
  • 3.6.2 基于石油资源的矛盾44-45
  • 3.7 历史文化因素45-47
  • 3.7.1 历史原因45-46
  • 3.7.2 伊朗的民族性格46
  • 3.7.3 宗教文化因素46-47
  • 3.8 小结47-49
  • 4. 伊朗核危机的现有解决机制评价49-57
  • 4.1 伊核六方会谈机制49-52
  • 4.1.1 六方会谈机制概况49
  • 4.1.2 六方会谈机制e蠓⒄估毯统尚,

    本文编号:930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930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