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印度民族特性对其外交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8 21:00

  本文关键词:印度民族特性对其外交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印度教 民族特性 印度外交


【摘要】:印度是一个族群构成复杂、文化多元的国家,受到宗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其民族特性的形成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印度教在其性格形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中将印度教徒作为印度民族的主体来进行研究。印度民族具有理想主义、个人主义、民族主义、非暴力主义和等级观念强的特点。 论文介绍了印度外交政策的格局和特色。印度外交在独立后经过四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今天的外交格局,即:优先发展与大国的关系,改善和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东盟、亚非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实行全面外交。其外交特色表现为:以大国外交为目标、周边外交为基础和文化外交为优势。 论文探讨了印度民族特性对印度外交思想及政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印度民族特性在历史发展的变化中受到印度教的影响,且具有多样性;二是印度民族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印度教的影响,所以在印度的外交思想和政策中带有印度教文化的烙印;三是印度民族特性中最为突出的非暴力思想自始至终都对印度外交有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印度建国初期对外关系的“不结盟运动”中;四是印度受到种姓制度的影响,对世界也持有一种等级观念;五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印度外交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但实质上仍坚持印度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六是印度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国际化的语言优势有助于其文化外交的推广。上述结论对中国今后的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具有一定反思和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印度教 民族特性 印度外交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3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6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7-8
  • (一) 选题背景7
  • (二) 选题意义7-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一) 国内研究现状9-10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三、核心概念辨析11-13
  • (一) 民族与民族特性11-12
  • (二) 印度民族与印度教徒12-13
  • (三) 民族主义与印度教民族主义13
  •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13-14
  • (一) 研究理论13-14
  • (二) 研究方法14
  • 五、论文框架14-16
  • 第一章 印度民族特性16-25
  • 第一节 印度民族和宗教概况16-18
  • 一、印度民族概况16-17
  • 二、印度宗教概况17-18
  • 第二节 印度民族特性18-25
  • 一、理想主义18-20
  • 二、个人主义20-21
  • 三、民族主义21
  • 四、非暴力主义21-22
  • 五、等级观念22-25
  • 第二章 印度外交总体格局及特色25-36
  • 第一节 印度外交历史发展及演变25-28
  • 一、独立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25-26
  • 二、20世纪60-80年代的外交26
  • 三、后冷战时期到“9·11”事件前的外交26-27
  • 四、“9·11事件”后的印度外交27-28
  • 第二节 印度外交的特色28-36
  • 一、大国外交是目标28-31
  • 二、周边外交是基础31-33
  • 三、文化外交是优势33-36
  • 第三章 印度民族特性对印度外交的影响36-46
  • 第一节 印度民族特性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36-38
  • 一、非暴力主义对甘地思想的影响36-37
  • 二、非暴力主义在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实践运用37-38
  • 第二节 印度民族特性对其大国外交的影响38-40
  • 一、印度民族主义对印度海洋战略目标的影响38-39
  • 二、印度民族特性赋予印度海洋战略独具一格的特色39-40
  • 第三节 印度民族特性对其周边外交的影响40-43
  • 一、理想主义和非暴力主义呼吁印度调整对周边外交的政策40-42
  • 二、从印度民族特性中解读印度对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转变42-43
  • 第四节 印度民族特性对其文化外交的影响43-46
  • 一、理想主义对印度文化外交的影响43-44
  • 二、非暴力主义对印度文化外交的影响44
  • 三、民族主义对印度文化外交的影响44-46
  • 结论46-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萍;印度外交政策的演变[J];当代亚太;2002年06期

2 田飞龙;;瑞士族群治理模式评说——基于“宪法爱国主义”的公民联邦制[J];法学;2010年10期

3 时宏远;;论海外印度人对印度崛起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9年04期

4 马加力;印度民族宗教概况[J];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05期

5 汪长明;;南亚地区合作现状[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12期

6 景鹏娟;;试析印度的软实力及其影响[J];经营管理者;2009年24期

7 朱明忠;;宗教文化与印度的国民性[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01期

8 郑汕;;印度民族主义的特征及世界性影响[J];和平与发展;2010年06期

9 肖鹏;;战略文化视野下的印度大国平衡战略[J];当代世界;2009年12期

10 荣鹰;;印巴和平进程演变及前景[J];当代世界;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938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938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