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从敌视到合作:1979-1985年巴西与阿根廷关系的建构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02 08:41

  本文关键词:从敌视到合作:1979-1985年巴西与阿根廷关系的建构主义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巴西和阿根廷关系 建构主义 安全共同体


【摘要】: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洲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自殖民地时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两国关系始终处于战争或对抗状态。这种紧张关系起源于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宗主国之间的争斗,更因南美地区霸权、领土争端、经济利益等地缘政治因素的刺激而反复激荡,并因此形成了相互敌视的历史记忆。1979年~1985年是巴西和阿根廷关系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双方从相互敌视走向缓和与合作,,掀开了两国关系新的发展篇章,奠定了南美地区团结稳定和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的大趋势,对维护和增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国际学界对于这一时期巴西和阿根廷关系转变的研究成果较为有限。相关研究多采用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对两国关系转变的原因、动力、过程和结果进行探讨。建构主义与上述理论体系之间存在重要的互补关系。在特定条件下,某一理论体系在实证运用时可以产生更强的说服力。即便如此,以任何单一国际关系理论解释历史现象无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偏颇。因此,在现实主义占据主要地位的中美关系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尝试用建构主义来分析和解释一些重要问题。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考察巴西和阿根廷对彼此身份和特性的再定位过程,以及这一建构所带来双边关系新的互动内涵,进而探究巴阿关系特定历史转变的重要意义,以便为既有的研究增加有益补充。 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概述国内外对这一时期巴西与阿根廷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第二、三、四章按历史线索、以时间顺序回顾双方关系变化的具体情况。其中,第二章侧重阐述双方关系发展史,概括总结两国对彼此的历史记忆的形成过程和具体内涵;第三章重点从双方政府的决策考虑、公众观念变化来分析两国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的发展进程;第四章主要考察双方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一系列互动和观念建构,最终选择放弃对抗而走向合作,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安全共同体。结语部分主要就两国关系转变过程中双方观念的转变和关系的重构作出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巴西和阿根廷关系 建构主义 安全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77.7;D878.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第一章 建构主义理论的背景和思考6-14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6-7
  • 二、 研究意义7-8
  • 三、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框架8-14
  • 第二章 巴西与阿根廷对彼此的历史记忆(殖民地时代~20 世纪 80 年代)14-21
  • 一、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的碰撞14-15
  • 二、 两国身份和利益关系的初步建构15-19
  • 三、 两国对各自以及对方身份认知的确立19-21
  • 第三章 以互利双赢为特征的社会网络关系的初步建构(1979 年~1981 年)21-28
  • 一、 团结自强和共同利益观念的逐渐形成21-22
  • 二、 双方决策层价值观向和平主义转变22-25
  • 三、 利益共享观念对“零和”思维的替代25-28
  • 第四章 安全共同体的初步构建(1982 年~1985 年)28-33
  • 一、 马岛战争之后巴西和阿根廷安全观的变化28-30
  • 二、 共同身份的构建30-31
  • 三、 以巴阿为核心的南美区域网络关系的形成31-33
  • 结语33-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


本文编号:958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958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